天气转凉,又到了一年中散步的好日子。走在路上,如果你留心观察,可能会发现,有些大树怎么看起来怪怪的: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它们虽然跟其他树“长”在一起,但个子却高很多,“树叶”之间,还藏着一个个方块状像音箱一样的东西。这些奇怪的树究竟是什么?答案揭晓前,可以先猜猜看~3.2.1……它们其实是基站。除了伪装成大树,基站还会以更出人意料的形象出现。比如,下面这个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它并不提供热水,而是为楼里的人提供移动信号。

伪装成太阳能热水器的基站。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些在楼顶或者墙壁上的“空调外机”,它们的扇叶从来都不转动,因为它们也是基站。


伪装成空调的基站。图片来源于网络

“路灯基站”——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井盖基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好的基站,为啥纷纷变成了“伪装者”?我们先从激增的基站数量说起。

为啥需要这么多基站?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手机上网的速度越来越快,而这超快网速的背后,正要归功于在城市各个角落里默默付出的基站们。当然了,基站并不是5G时代特有的产物。但是 5G网络对基站数量的需求,比3G、4G时代要大得多。和3G、4G信号相比,5G信号使用的是更高频率的电磁波频段,利用这样的电磁波信号能够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但是,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大气、雨水都会让电磁波信号强度衰减,并且电磁波的频率越高,衰减越严重。另外,同等功率下,高频率电磁波信号穿透钢筋水泥建筑物的能力也比低频率电磁波要弱。

毫米波大气吸收率,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所以,用于发射和接收5G信号的移动基站,能够覆盖的范围也比3G、4G基站要小。

比如,一般情况下,在城市里的3G信号基站能覆盖的范围大概能达到2~5公里,4G信号基站的覆盖范围在1~3公里,而5G基站的覆盖范围只有100~300米。

为了让身处城市各处的移动设备都能接收到5G信号,就需要提供更多数量的移动基站。

2017年,我国开通了第一个5G基站,而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末,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399.6万个,即将突破400万大关。5G基站的数量占到了基站总数量的30%以上。

而且随着5G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5G基站的数量还会进一步提升。可以说,未来5G基站将“无处不在”。

这些基站为什么要

进行奇奇怪怪的伪装?

1

避免谈“基”色变的心理顾虑

信号基站通过电磁场为移动设备提供信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磁辐射,而一听到“辐射”,有些人就会感到害怕,担心它们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其实,平时我们接触到的基站产生的辐射,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常见的辐射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其中,电离辐射的能量相对较高,可能会损伤细胞内的DNA结构。X射线、γ射线、核辐射都属于这种辐射。暴露在高剂量的电离辐射下,确实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但日常体检、过安检仪等等行为接收到的辐射剂量非常低,也不用过于担心。

基站产生的辐射并不属于电离辐射,而是能量相对较低的非电离辐射。这一类辐射的能量不足以损伤细胞内部的DNA结构。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早在1996年移动信号刚开始普及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成立了“国际电磁场项目”,评估手机、基站的电磁场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不过,直到现在,依然没有证据显示手机以及移动基站产生的辐射会有致畸致癌方面的影响。手机、基站产生的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热效应,说白了就是长时间暴露在大功率的非电离辐射中可能会让人烫伤。而且移动基站功率有严格限制。我们国家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就对通讯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功率密度做出了限制,限制标准比欧盟以及美国、日本标准严格10倍以上。再加上,随着基站数量的增多,每一个基站需要覆盖的范围就更小,所需的发射功率也就更低。安装在小区、居民楼顶的微型基站、微微型基站发射功率甚至比家用照明灯的功率还要低。因此,没有必要担心基站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

2

兼顾实用和美观

除了避免少部分人的心理顾虑,基站的造型也有考虑到环境美观的因素。毕竟“伪装”成一棵树的基站,看起来要比一个孤零零的“基站塔”要美观得多。有些基站,甚至还发挥了额外的提示功能:

顺带提供提醒功能的“伪装基站”。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在一些风景区里,为了保障人们能正常使用5G网络,同时又不破坏风景,也出现了这样的“木头基站”和“石头基站”:

木头基站。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泰山伪装成石头的基站。图片来源于网络所以,如果你在路边发现了这些“伪装基站”,也不用觉得惊讶。赶紧拍张照,然后用它们为你提供的信号,发一条朋友圈吧!

参考资料

[1]https://support.huawei.com/enterprise/zh/doc/EDOC1000113314/b4231b86

[2]T.S.Rappaportetal.,"MillimeterWaveMobileCommunicationsfor5GCellular:ItWillWork!"inIEEEAccess,vol.1,pp.335-349,2013,doi:10.1109/ACCESS.2013.2260813.

[3]https://www.cac.gov.cn/2024-03/26/c_1713127245927656.htm

[4]https://www.iaea.org/zh/newscenter/news/shi-yao-shi-fu-she

[5]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electromagnetic-fields-and-public-health-mobile-phones

[6]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Deloitte/cn/Documents/technology-media-telecommunications/deloitte-cn-tmt-predictions-2021-chapter-3-zh-201214.pdf

策划制作

作者丨科学边角料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崔原豪 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副研究员

来源: 科普中国新媒体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