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史诗
冷空气真的要开始陆续“发货”了。
10月8日,寒露如约而至。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标志着深秋已至,天气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俗话说‘寒露脚不露’,备好保暖衣袜是对深秋最起码的尊重。”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宣磊告诉科普时报记者,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不宜秋冻;年轻女性避免再穿船型袜和薄丝袜,以防发生足跟痛或膝关节冷痛。气血遇寒则凝,经络不通则痛,睡前热水洗脚或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驱除风寒。
中医有很多方法御寒,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举例称,比如“胃寒”的人群,吃点凉东西胃就不舒服,平常可以多食用一些“炮姜”(中药,干姜炮制品)。全身都比较怕冷的人群,可以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或用暖水袋焐焐肚子、腰、腿等部位。
寒露至,燥气当令,人体从内到外都容易出现干燥不适的症状。对此,宣磊支了个招,皮肤毛发干燥、便秘者,可取炒熟的黑芝麻10克,直接嚼食,或配合蜂蜜、香蕉、柿子等柔润食物以养阴防燥、润肺通便。
除了天气越来越冷,恼人的呼吸道传染病此时也常伴而来,这是为什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童朝晖解释,呼吸道是外界物质进入人体的第一个防御通道,天气干燥、水分缺失,呼吸系统纤毛摆动变弱,对外界的病原和其他微生物的抵抗随之变弱。同时,冷空气使血管收缩,花粉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可能会出现,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可能会加重。
对大多数人来说,流感是秋冬躲也躲不过去的“敌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常昭瑞说,每年10月到第二年3月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依靠强大的免疫系统,年轻人可以扛一扛。轻中症的流感患者一般7-10天症状能够得到缓解。但以下这几类人群,专家建议最好在流感盛行前及时接种疫苗。
一是儿童和老人,他们是流感的高发人群,也是容易发展为重症的人群;二是慢性病患者、免疫抑制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接受移植、化疗或生物疗法的患者,出现流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三是妊娠期女性若患上流感相关肺炎,容易增加早产及胎儿死亡风险。
狡猾的病毒常发生变异。常昭瑞介绍,流感疫苗的具体成分每年都会根据全球流感监测数据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进行调整,以确保对当年预计流行的流感病毒株有良好的防护效果。例如,容易导致每年季节性流行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接种流感疫苗也可以预防。
当然,我们情绪的“小心思”也要照顾到。秋起叶落,昼短夜长,难免引发忧伤凄凉之感。宣磊提醒,此时节,需关注日常精神调养,适当宣泄积郁情绪,缓解“悲秋”,保持乐观舒畅的心境。
来源: 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