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书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李菁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垂体位于大脑正中间的鞍区,在鞍区发生的肿瘤有很多,包括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所以在诊断上要加以区别。临床上通过检测各项激素水平,以及影像学检查,比如CT、磁共振,结合临床表现,就可以证实是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大类,手术、药物、伽马刀。从分类来讲,如果是生长激素型的垂体腺瘤,首选手术,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经鼻孔蝶窦入路手术,还有一种是开颅,叫经额入路手术。
今天主要来介绍一下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
一、垂体腺瘤经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是怎么做的?有风险吗?
垂体长在蝶鞍中,正好在鼻孔后方,如果肿瘤比较小,可以选择经鼻孔手术,也就是微创经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经鼻孔蝶窦入路手术,从解剖来讲是直达鞍底的,创伤比较小,此术式是目前的一个发展趋势。
打开鼻孔以后,分离鼻黏膜后把鼻镜伸进去,然后到蝶窦,蝶窦是一个空腔,经过蝶窦以后直接就能到达鞍底。鞍底是一个骨性结构,用器械把鞍底打开,看到鞍底的硬膜,剪开硬膜就能看到垂体。现在还有一种更先进的设备叫内镜,内镜通过鼻孔直接穿到鞍底,打开以后在镜下进行操作,操作起来更简洁、更方便一点。
经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脊液鼻漏。因为手术要把硬脑膜人为地剪开,剪开以后有可能造成蛛网膜破裂,脑脊液就从鼻腔流出来了。因为颅腔是无菌的,鼻道不是无菌的,经鼻道逆向感染会导致脑膜炎,这是一种很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发生了脑脊液鼻漏一般需平卧几天,做腰穿置管引流,把脑脊液引流出来,让漏的地方保持干燥,促进愈合,如果还不行就要做二次手术进行修补。
还有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尿崩症。垂体柄是联系下丘脑和垂体的重要结构,术中如果牵拉到垂体柄,使其遭到损伤,从而导致严重的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出现尿崩症。尿崩症用一种药物就可以控制,叫加压素片。等垂体柄的功能慢慢恢复后,药物就可以停掉了。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二、垂体腺瘤开颅手术是怎么做的?有风险吗?
垂体腺瘤如果比较大,往鞍上、鞍旁生长了,这种情况要做开颅手术。
首先在额部做一个骨瓣,剪开硬膜以后暴露脑组织,把侧裂打开放液,放液以后脑组织塌陷,垂体正好埋在额叶下方,把额叶抬开才能看见肿瘤。肿瘤周围有神经和血管,神经和血管都很细,用显微镜放大十倍才能看清楚。把肿瘤切掉,正常的神经和血管功能还要完整保留,这是神经外科手术的一个挑战,风险还是很大的。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垂体腺瘤包着视神经,对视神经造成压迫,视力可能会受到影响。手术后压迫解除了,视力应该会好转,但因为肿瘤的包绕程度、软硬度不一样,对视神经的损伤、激惹也不一样,所以术后部分患者的视力反而会下降一些。还有一些血管长得像蚯蚓似的,刺激它会痉挛,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脑血管也一样,反复刺激会痉挛,造成脑缺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包括手术过程中有可能会损伤到垂体柄,术后就会发生尿崩症。这些都是开颅手术的一些常见并发症。
针对这些并发症,也是有办法治疗的,比如术后可以用一种叫做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视神经,帮助视神经恢复;做高压氧治疗增加供氧量;用抗血管痉挛的药物,消除脑血管痉挛;出现尿崩症,用加压素片来控制。一般这些并发症都是可以控制、治愈的,但是需要一个过程。
三、垂体腺瘤术后要注意什么?
垂体腺瘤属于内分泌肿瘤,术后垂体功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正常情况下垂体会分泌很多激素,垂体功能受抑制,就无法正常分泌人体所需要的激素,就要用药物来替代治疗一段时间,包括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
一般情况下,垂体腺瘤术后两周左右需要复查,看自身激素水平是否恢复,自身激素分泌正常了,替代药物就可以减量或停掉。如果化验指标显示还没有恢复,需要继续药物替代治疗。有些患者出院以后不按时复查,一直吃着激素替代药物,有可能出现药物副作用。
术后两周复查后,一般三个月以后再复查,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即可,因为垂体腺瘤有可能会复发,所以要定期复查。复查主要是抽血查垂体激素水平,通过磁共振检查看脑部术后形态学的变化。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