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 舟 上海市儿童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朱海涛 上海市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男生不要穿太紧的裤子”“男生不要蒸桑拿”“男生不要泡温泉”……这些说法是不是“瞎操心”呢?究其原因,是担心这些行为影响生育能力,也就是影响睾丸(“蛋蛋”)的功能,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很多年前我在新疆吐鲁番市的火焰山旅游,当时的室外温度是68℃,看到有几位阿姨把生鸡蛋埋在沙里,利用环境高温烤熟。这一过程,叫作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分子结构产生了变化。假定加热一颗本可以孵出小鸡的鸡蛋,那么小鸡肯定是无法孵出了,但这蛋还能吃。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除了这种高温加热的方法,还有一种烹饪方法叫作低温慢煮。顾名思义就是用更低的温度、更长的时间对食物进行烹煮。食材从生变熟的同时,又保留了食材的鲜嫩口感,近年来也被很多人逐渐接受并喜欢。那么,要让一颗鸡蛋发生变性,我们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

一、人的“蛋蛋”在高温环境下会发生什么改变?

明白了这两种烹饪方法后,就可以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人的“蛋蛋”在高温环境下会发生什么改变?为了防止大家产生“谁会待在那么高的温度里?”这样的疑问,前面介绍了低温慢煮的情景。男生穿紧身裤、长时间蒸桑拿和泡温泉,这些都可以理解为低温慢煮的环境。

这些类似“低温慢煮”的环境究竟对“蛋蛋”有什么影响?好奇的人类很早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并且展开了各种探索。最早可追溯到1893年,人们在狗的人工隐睾症(睾丸未正常降入阴囊,而是位于温度更高的腹股沟或腹腔内)试验组中偶然发现阴囊内的温度与腹腔内温度不同,阴囊内的温度比身体其他部位低4~8℃,于是推测高温环境会导致睾丸生殖细胞受损。通过动物实验,人为将睾丸从阴囊放回腹部,生精细胞会发生广泛退化,但手术将睾丸重新放回正常位置——阴囊后,该变化可发生逆转。将小鼠的阴囊浸入42℃水浴中30分钟,与对照组(33℃水浴)相比,7~60天后精子量减少>50%。温度越高,或受热时间越长,精子损失越显著,需要恢复的时间也越长。其后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患有低生育力或不育症的男性,平均阴囊温度更高。患有精索静脉曲张或者超重的男性,日间阴囊温度升高1℃,精子浓度就会降低40%。

前面我们谈到,在沙漠里发生变性的鸡蛋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化学改变,那么在热应激下人类“蛋蛋”中的精子也仅仅是发生简单的数量改变吗?在睾丸热应激的动物模型中,不仅观察到精子浓度和活力的下降,同时伴有形态异常和染色质不规则的增加,有丝分裂停滞和细胞凋亡。近年来,围绕睾丸热应激还展开了一系列包括细胞凋亡途径、自噬、精子细胞信使RNA水平影响等多个维度的深度研究[1]。简单来说,虽然机制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睾丸热应激会导致生育能力低下或不育,具体取决于暴露的温度和持续时间。隐睾症、精索静脉曲张、高温环境等都是一种热应激环境,如同那一枚经过低温慢煮无法再孵出小鸡的鸡蛋。

二、宝宝得了腹股沟斜疝该不该做手术?

临床工作中,我常常被问道:“医生,宝宝得了腹股沟斜疝/睾丸鞘膜积液,可以不做手术吗?或者可以等宝宝长大了再做吗?”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腹股沟斜疝这个病。可以这样理解,腹腔到阴囊本没有“路”,但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出了点儿“小意外”,便有了“路”。就是这样一条“小路”,导致一些本该在腹腔“正道”内的结构误入“歧途”。若肠管进入阴囊并被卡住,则会发生肠坏死;若大网膜进入阴囊并被卡住,则会发生缺血坏死;若男孩子腹腔里的液体进入阴囊内(睾丸鞘膜积液),则会对睾丸形成“低温慢煮”。目前为止,手术治疗是腹股沟斜疝唯一有效的根治手段。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蛋蛋”的低温慢煮已经有了认识,因此,腹股沟斜疝一经诊断,建议尽早手术治疗,以防发生腹腔脏器“卡住”坏死和“蛋蛋”被“低温慢煮”。网上一些商家由于经济利益驱使,鼓吹用“疝气带”治疗腹股沟斜疝。疝气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法国,是在当时有限的认知和医疗水平下的产物。疝气带只对由于身体状态原因暂时无法手术,但又有嵌顿高风险的患儿,比如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等,可以临时使用一段时间防止并发症发生,在整体情况好转后依然需要手术治疗。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如何让“蛋蛋”茁壮成长?

让“蛋蛋”茁壮成长,从生活细节做起,穿宽松透气的裤子,减少阴囊区的高温暴露;如果有隐睾症、腹股沟斜疝、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一定要及时就诊,给“蛋蛋”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身为儿外科医生特别提醒大家——莫以病小而不为,想想那只眼神充满希望的小鸡。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参考文献

[1] GAO Y, WANG C, WANG K,et al. The effect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eat stress on spermatogenesis and the mitigation measures[J].Syst Biol Reprod Med,2022,68(5-6):331-347.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