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蕊华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徐浣白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夏日的一天,邻居发现75岁的老张没像往常一样下楼,敲门不开,电话不接。老邻居赶忙联系他儿子。开门一看,闷热的室内,老张躺在床上昏睡不醒,赶快打了“120”,急救人员赶来后得知老张患有糖尿病立即测了血糖,居然是“HI”(高)测不出(图1)。立刻送到医院急救室,发现静脉血糖升到了35 mmol/L,血钠水平更是高到154 mmol/L(正常为135~145 mmol/L)。经积极抢救后老张总算醒了过来。一问才知道,老张患糖尿病多年,一直不规律吃药,也不监测血糖。最近天热,他一个人在家舍不得开电扇、空调,因为晚上总爱上厕所,又不敢多喝水。这几天越来越觉得没精神,没力气,食欲也不好,但又怕麻烦不去看病,终于在这天倒下了。家属觉得奇怪,到底是什么原因,前两天人还好好的,突然就倒下了?医生告诉家属,老张是发生了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一、什么是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1],也被称为高渗性高血糖状态[2],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诱因导致胰岛素分泌明显不足,高血糖引起血浆高渗性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人,高发季节为炎热的夏季。正常人的血钠水平为135~145 mmol/L,血浆渗透压为280~310 msom/L,而高渗性脱水患者的血钠水平会在145 mmol/L以上,血浆渗透压则会高达320 msom/L以上[2] 。

主要有以下表现:①“三多一少”症状:早期口渴、多尿、乏力,食欲减退加重,逐步出现明显的烦渴、多尿;②高渗性脱水症状:烦渴,唇舌干裂,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尿少等;③血容量不足:心跳加速,血压低甚至休克等;④神经精神症状:根据病情程度逐渐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幻觉、失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因为老年人对口渴不敏感,夏季炎热,水分容易丢失,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极易发生高渗性脱水,如果伴有血糖升高,就很容易发生昏迷。

一旦发生昏迷,就有死亡风险。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经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所以,及时、规范地治疗至关重要!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的救治争分夺秒,只要发现家中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出现不愿进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随机血糖高于20 mmol/L,就需要马上去急诊就诊。

在治疗期间,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如果不能配合,可能会导致患者治疗时机稍纵即逝。

比如老年人昏迷后无法喝水,或者清醒但是不愿意喝水,医生会给患者插胃管,通过补液的方法进行补水,但这种“插管子打水”的方式经常会被一些家属认为“太难受,吃不消”而拒绝,殊不知这才是伤害小、获益大的治疗。因为静脉补液量如果太大会加重老年人心衰的风险,而胃管是柔软的橡胶,不易造成创伤,经人体自然通道进入胃内,输进去的水对心脏的负担远低于静脉补液,还可以进行鼻饲营养,有助于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另外,在治疗期间,医生首先用盐水和胰岛素来降糖,当血糖降低至16.7 mmol/L时,会改为葡萄糖水加胰岛素补液。这时候有些家属会不理解,“已经那么高的血糖了,还给我们用糖?这是要雪上加霜吗?”其实不然,血糖太高的时候,用胰岛素把糖降下来,但是速度不能太快,以每小时下降不超过5.6 mmol/L为宜,否则容易发生脑水肿。待到血糖降下来,则需要补充葡萄糖来维持人体必需的能量供应[2]。如何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和维持机体必需能量之间寻找平衡,这就是内分泌科医生手握葡萄糖和胰岛素,在“悬崖上走钢丝”的技术!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的预防

当然,“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任何严重的疾病,最重要的不是抢救,而是预防,要把疾病控制在萌芽和发展的阶段。要想预防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需要患者和家属重视以下几点: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家中备个血糖仪,平时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平稳;

2.饮食控制,不暴饮暴食,定时喝水,不能因为怕多上厕所而少喝水;

3.天热时风扇、空调开起来,避免出汗导致水分过度丢失;

4.家中老年人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口舌干裂、眼窝深陷等情况,家属及时送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患糖尿病的老年人需要得到更多地关注和爱护,这些关爱不仅仅是体现在给他们吃好穿好,更要体现在关爱他们的健康。建议家中有患糖尿病的老年人:

“糖友”夏日莫省电,高糖高渗易出现;

感染应激是诱因,乏力脱水是表现。

及时发现快送医,降糖补水最关键;

保护心脑兼补钾,积极治疗可脱险!

参考文献

陈家伦.临床内分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11-111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