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梾(Cornus walteri)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中国特有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ver3.1)——无危(LC)。果实可榨油,供食用或作高级润滑油,油渣可作饲料和肥料;木材可作家具、车辆、农具等;叶和树皮可提制拷胶,又可作为“四旁”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以枝叶入药。解毒敛疮。主要用于漆疮。
苍翠出云山比高,悠然舍下绿阴飘。
天南地北毛梾树,蝶舞翩翩自傲娇。
**名 称:**毛梾
**拉 丁 名:**Cornus walteri
**分类地位:**山茱萸科 Cornaceae山茱萸属 Cornus
**别 名:**车梁木、大叶黄连、黑莲子、红椋子、红零子、红毛山茱萸、黄心树、凉子树、毛梾木、小六谷、油树、油种子树、黑椋子、瓦氏椋子木。
**异 名:Swida walteri、Cornus henryi、Swida walteri var. insignis、Swida walterivar. confertiflora、Cornus walteri var. confertiflora、Cornus walteri var. insignis、Cornusyunnanensis、Thelycrania coreana.
识别特征:
1、树高可达15米乔木,树皮厚,黑褐色,纵裂又横裂成块状;幼枝对生,绿色,略有稜角。扁圆锥形冬芽腋生,被灰白色短毛。
2、椭圆形叶片对生,纸质,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面稀被贴生短毛,叶背密被灰白色贴生短毛,侧脉4-5对,弓形内弯。
3、聚伞花序顶生,花密,被灰白色短毛;花白色,有香味,花萼裂片4枚,绿色,齿状三角形,外被黄白色短毛;花瓣4,长圆状披针形,雄蕊4,无毛,花丝线形,微扁,花药淡黄色,丁字形着生;花柱棍棒形,被有稀疏的贴生短毛,花梗细圆柱形,被稀疏短毛。核果球形,直径约7毫米,成熟时黑色,近无毛;核骨质,扁圆球形,长约5毫米,宽约4毫米,具不明显的肋纹。
**国内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南部以及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园林栽培。
**国外分布:**中国特有物种。
**生 境:**生于约海拔3300米以下的林中。
**物 候 期:**花期5月;果期9月。
**保护级别:**毛梾(Cornus walteri)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中国特有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ver3.1)——无危(LC)。
**重要价值:**毛梾(Cornus walteri) 果实含油可达27-38%,供食用或作高级润滑油,油渣可作饲料和肥料;木材坚硬,纹理细密、美观,可作家具、车辆、农具等;叶和树皮可提制栲胶,可作行道树、景观树、庭荫树等,亦是水土保持树种。
药用价值:
以枝叶入药。解毒敛疮。主要用于漆疮。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