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心脏病,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冠心病、心绞痛,
殊不知困扰许多老年患者的
心脏瓣膜病,
其潜在危险也不容忽视,
其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
症状严重的患者2年内死亡率高达50%,
3年的死亡率高达75%,
堪称心脏病领域的一枚重磅“炸弹”。
89岁高龄的何老伯(化名)就曾因合并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肺部感染、重度营养不良等多种基础疾病,气促、胸闷多年,曾多次就诊省内多家医院,被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所谓的主动脉瓣就好比是心脏的一道门,会随着年龄增长,长期不停运转导致这扇“门”老化变窄。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主动脉瓣狭窄”。
(网络图)
前不久,何老伯胸闷、气喘再次加重,同时伴双下肢中度浮肿,无法平卧休息。在家人的陪同下,他来到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就诊。心脏超声提示他的主动脉瓣已重度狭窄,且瓣叶严重钙化毁损,彻底失去正常的开闭功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阻,随时有猝死的风险。
问题迫在眉睫!在该院心内科郭延松主任医师的组织下,医院心内科、麻醉科、心脏超声科、放射科、心外科、手术室等多个学科详细讨论,最终为何老伯选择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这种手术无需开胸,只要5~6mm的针眼,就能完成主动脉瓣的更换。听说手术伤口这么小,何老伯和家人都欣然接受。
陈新敬表示,主动脉瓣狭窄是逐渐发展的,一旦病人出现症状,比如活动量下降、气喘等,如果没有得到治疗,就将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比如晕厥、心绞痛,甚至猝死。
不仅如此,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病情进展很快,且预后情况比很多疾病甚至恶性肿瘤还差。因此,对于主动脉瓣狭窄疾病,一定要早重视、早治疗。
来源: 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