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状穗莎草(Cyperusglomeratus)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ver3.1——无危(LC)。嫩茎叶可作饲料,茎秆可造纸。以全草入药。止咳化痰。

小草生池畔,随风摇曳轻。

夜深秋雨冷,细数雁归声。

(中华新韵)

**名 称:**头状穗莎草

**拉 丁 名:**Cyperus glomeratus

**分类地位:**莎草科 Cyperaceae莎草属 Cyperus

**别 名:**球穗莎草、球形莎草、聚穗莎草、密穗莎草、球花莎草、三棱草、三轮草、莎草、水莎草、头穗莎草、图如特-萨哈拉-额布苏、喂香壶、沼莎草、状元花、球型莎草、头穗苔草、头状莎草。

**异 名:Chlorocyperus glomeratus、Cyperus australis、Cyperus cinnamomeus、Cyperus granulatus、Cyperus multumbelliferus、Cyperussemiradiciflorus、Cyperus sparsiflorus、Pycreus glomeratus、Chlorocyperus glomeratusf. stenostachys、Cyperus glomeratus var.semiradiciflorus、Cyperus glomeratus f. stenostachys.

识别特征:

1、须根系。茎秆散生,粗壮,株高可达95厘米,具三纵稜,平滑。

2、叶少数,短于茎秆,宽约8毫米,叶缘不粗糙,叶鞘长,红棕色。

3、叶状苞片3-4枚,长于花序,聚伞花序含3-8个辐射枝,辐射枝长短不等,最长可达12厘米;穗状花序无总花梗,椭圆形,长约3厘米,小穗多数,小穗多列,排列极密,披针形至线形,稍扁平,含8-16朵小花;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翅;鳞片膜质,长圆形,长约2毫米,棕红色,背面无龙骨,边缘内卷;雄蕊3,长圆形花药暗血红色,花柱柱头3。小坚果三棱状长圆形或线形,灰褐色,长约1毫米,宽约0.3毫米,表面细颗粒状,具明显的网纹,先端尖,延伸为花柱残基,基部收缩,尾端为平截的果脐。

**国内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陶家夼后荷塘边。

**国外分布:**欧洲中部、地中海区域、亚洲中部地区、亚洲东部温带地区以及朝鲜和日本。

**生 境:**生于水稻田、河岸、草甸、水边沙土地、路旁阴湿地。

**物 候 期:**花果期6-l0月。

**保护级别:**头状穗莎草(Cyperus glomeratus)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ver3.1——无危(LC)。

**重要价值:**头状穗莎草(Cyperus glomeratus)嫩茎叶可作饲料,茎秆可造纸。

药用价值:

以全草入药。辛、微苦,平。入肺经。止咳化痰。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