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在夜空中,我们凭肉眼大约可以看到6000颗星星,其中大部分是像太阳一样能自身发光的恒星。(行星是不发光的,一些行星靠反射恒星的光才能被我们看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满天恒星的故事。
璀璨的星河(图片由天文爱好者黄丹丹拍摄)
【恒星组成的 “星座”,不是用来算命的】
除了太阳,你还能说出哪些恒星?天狼星?参宿四?北落师门?专业一点的观星者还会告诉你:天狼星在大犬座,参宿四是白虎七宿之一,北落师门在南鱼座……恒星,跟星座有啥关系?(跟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星座运势”、“星座配对”相比,“星座”真的是一个正经的概念啊!)
为了给天空中恒星编排“座位”,人们用假想的线条将亮星连接起来,构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人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图形连同它们所在的天区,中国称之为“星官”,西方叫做“星座”。
中国古代是将星空划分为三垣(紫徽、太徽和天市)、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二十八宿,共包括283个星官。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以西方星座为基础确定了88个星座,其中黄道上有13个。所谓黄道是指从地球上看太阳每年在天空中绕行一圈所走过的路径,这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效应[1]。除了与人们熟知的“黄道十二宫”同名的星座外,太阳在黄道上经过的星座中还有一个是蛇夫座,从地球上看,位于天蝎座和人马座以北。
最初,人们用星座来确定时间。古巴比伦人把黄道均匀分成12段(分别对应12个星座),太阳在每一段的停留的时间均为一个月。古埃及人以天狼星在东方地平线的出现的时刻,预测尼罗河的泛滥。在中国古代,《鹖冠子》记载了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南、西、北与春、夏、秋、冬的一一对应关系,有效地指导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星座的导航功能。“夜看北斗知北南”是指通过北斗七星可以寻找北极星,从而辨别方向(见图2)。15~17世纪,遍布全球欧洲船队在发展新生资本主义的同时,也发展了航海事业。在茫茫的大海中,没有参照物,但是天上的星座不但形状独特,还很容易观测到,非常适合给当时的船队导航。
【小知识】古巴比伦人的黄道分割方式也就是现在流行的星座日期表的由来。不过,现行的星座划分标准下,星座大小相差悬殊,太阳在每个星座中停留时间是不一致的,在最小的天蝎座中只停留7天,在最大的室女座中停留的时间长达44天8小时。因此,大家熟知的“星座”与天文学中星座并不相同。
图2 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示意图)
在西方星座中,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分别位于小熊座和大熊座中,因为地球的自转轴基本上指向北极星,所以在视觉上天体每天均围绕北极星旋转一圈。斗口的两颗星连线延长五倍所指的星始终为北极星。当北斗七星在地平线以下时,可以用仙后座呈W型的5颗星寻找北极星。
郑和率领舰队七次下西洋,利用“牵星术”完成了极其艰难复杂的航行,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过洋牵星图”中描述的“惟观日月升坠,以辨东西,星斗高低、度量远近”等技术就是利用日月星辰来判断船舶的地理位置与航行方向,其中涉及到的原理有“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日月东升西落”以及“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纬度”等星空的奥秘。
【10万年前,北斗七星不长这样】
因为视觉投影效果,星座中构成生动图案的恒星看似在一个平面上,其实它们离我们的距离可能差异很大。因此,同一星座的星之间可能没有什么物理相互作用。依然以北斗七星为例,七颗星中摇光和天枢离地球距离分别为101和124光年(如图3所示),比其他五颗星远20至40光年。它们发出的光需要一百多年才能传输到地球。
图3 北斗七星离地球的距离[3](示意图)
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位于半人马座α三星系统的成员之一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大约为4.2光年。半人马座α三星系统是刘慈欣描述的三体人所赖以生存的“太阳系”,也是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地球人最终迁徙目的地。
恒星在天空中并非恒定不动,它们运转的速度很快,比如太阳以每秒238公里[4]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大概2.5亿年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转一周。如果再加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那么 “坐地日行八万里”就不难理解了。
既然恒星的运转速度这么快,为什么我们感觉它们恒定不动呢?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恒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它们在宇宙中运行几百年,我们也难以察觉它们的位置变化。但是如果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它们的位置变化就会比较明显,比如10万年前和10万年之后,北斗七星的形状都不是“舀酒的斗形”(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时期的北斗七星形状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站[5],作者有改动)
【在恒星的世界里,太阳只能算个小弟弟】
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了,其实它在恒星世界中也就是个小弟弟,还有许多恒星比太阳更大、更亮。仅在银河系中就有千亿颗恒星,但是它们离我们太远、星光太弱,人们对这些遥不可及恒星的本质知之甚少。自天文物理学诞生,尤其是进入19世纪以来,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天体的观测研究,人们对天体的结构、化学成分、物理状态的认识逐步清晰。
20世纪初,丹麦天文学家赫兹普龙(Hertzsprung)和美国天文学家罗素(Russell)发现恒星在光度(即发光能力)和温度的二维图像中有十分显著的分布规律,该图被称为赫兹普龙-罗素图,简称赫罗图或HR图。赫罗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恒星的“江湖地位”,比如个头和质量大小、发光能力以及资历(即演化历程)等重要特征,是天文学中最重要的图鉴之一。
图5 赫罗图,横坐标为表面温度或颜色,纵坐标为光度(图片来自网站[6],作者有改动)
如图5所示,恒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主序星:
大部分(90%以上)恒星分布在沿左上方到右下方的一个狭窄的带上(主星序),处于该带上的恒星称为主序星,它们正处于氢-氦核聚变阶段。恒星的温度越高,颜色就越蓝,发光能力越强,反之,颜色越红,发光能力越弱。恒星在该阶段最稳定、停留时间最长(一生90%以上的时间处于该阶段)。
白矮星:在左下方较密集的区域的恒星温度高,呈蓝白色,光度很弱,体积小,所以叫做白矮星,该区域是小质量恒星死亡后的“归宿地”。
巨星&超巨星:在主星序的右侧较密集区域的恒星光度比较大,但温度较低,恒星的中心区氢元素燃烧耗尽,更重元素的核聚变被点燃后,恒星开始变得“虚胖”,进入该区域,所以叫做巨星。它的左上方叫超巨星。
根据恒星的颜色,哈佛天文台将恒星分为O,B,A,F,G,K,M等七种类型,每个类型又可分为10个次型,即哈佛分类法。由于恒星的颜色与恒星表面的有效温度相关,因此,该分类法是根据有效温度递降的次序来划分的,如图5(横坐标)所示。比如,太阳属于G型星,为黄色,织女星和天狼星为A型星,颜色为蓝白色。根据发光能力,恒星可分为超巨星(I型)、亮巨星(II型)、巨星(III型)、亚巨星(IV型)、矮星(V型)、亚矮星(VI型)和白矮星(VII)等七种类型。这里巨星和矮星指的是光度大小,光度大的为巨星,反之为矮星。哈佛分类法是基于颜色或温度的一元分类法,在二维的赫罗图中不能很好地确定恒星的位置。
为此,20世纪4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摩根(W. Morgan)和基南(P.Keenan)提出以温度和光度为基础的二元分类法(即MK分类系统),可在赫罗图中准确地定位恒星的位置,比如,太阳为G2V型。
太阳是一个典型的矮星。宇宙中存在比太阳的个头大几亿倍甚至更大的恒星,比如盾牌座UY恒星,它属于恒星“暮年”时期的红超巨星,最新研究表明[7],这颗恒星的半径为太阳的755倍(参见图6),相当于4.3亿个太阳,发光能力是太阳的8.7万倍,因为它离我们5100光年的遥远距离,所以即使它体积巨大,在地球上看也只能是一颗小小的亮点。
图6 恒星大小对比(示意图)太阳和天狼星均为矮星(天狼星的发光能力大约为太阳的25倍),而北河三、大角星均为橙巨星,盾牌座UY为红超巨星(它们的发光能力分别为太阳的40倍、170倍和8.7万倍左右),这些巨星的内部核心区通过核聚变基本耗尽了氢元素(图片来自网站[8],作者有改动)
天文学家一般用视星等来描述恒星亮度。星等值越小,恒星越亮。恒星视星等主要是三个因素决定的:(1)恒星自身的发光本领,即主要由恒星的质量决定;(2)恒星的距离,发光本领相同的恒星,距离越远亮度就越暗;(3)恒星与我们之间的星际介质。由于折射、散射等物理过程,星际介质(如尘埃)对穿过它的光波中的蓝色成分吸收产生红化、消弱等效应,导致恒星的颜色、亮度发生变化。综合多种因素,夜空中看上去最亮的恒星为天狼星(金星为最亮的行星),它在冬夜星空大犬座(猎户座附近)中清晰可见。
【结语】
看完这篇文章,我们那句熟悉的歌词是不是应该改成这样?“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恒星……”于是问题又来了:满天的恒星,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来源: 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