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老一辈”的育儿观念里,孩子就应该长得“白白胖胖”的。这似乎意味着身体好,还象征着有“福气”。殊不知,肥胖或超重,严重威胁着小朋友们的身心健康。其实,肥胖已经是一种疾病了。
01****儿童肥胖对孩子成长有哪些危害?
1.性发育异常**:**无论男女,其性早熟与机体的脂肪含量均存在密切的关系。“小胖”男孩容易出现乳房女性化,“小胖”女孩,容易性早熟,月经提前来,容易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
2.影响身高增长**:**体重影响性早熟,继而导致骨龄提前,每提前1年,身高损失5厘米;过多脂肪堆积持续消耗维生素D,导致维生素D缺乏,营养不良。
3.糖尿病**:**研究表明,儿童肥胖与成人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风险呈正相关。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
4.儿童高血压**:**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加重,血压随之上升。多项研究显示,儿童肥胖使其血压升高,而且会持续到成年甚至老年,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压水平显著升高。肥胖持续时间越长,高血压风险越大,儿童肥胖6年后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4~5倍。
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常表现为打鼾、呼吸暂停、呼吸暂停后憋醒、多动不安、燥热多汗,甚至有些孩子会出现夜游、幻听等症状。白天常表现为嗜睡、头晕头痛、精神行为异常等,轻者影响学习效率,导致注意力低下,重者产生哮喘等严重疾病威胁。
6.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儿童肥胖可影响智力、身高、免疫力、易疲劳。BMI偏高的儿童和青少年,前额叶大脑灰质体积和海马体体积减小。海马体体积减小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更长远地看,大多数的肥胖儿童,在智力发育上,会落后于其他同龄人,包括但不限于判断能力、逻辑能力、运算能力、组织能力等等。
7.其他危害**:**可引发多器官(如心血管、皮肤、肝胆、骨骼等)多种疾病;易导致患儿受到歧视、孤立等,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导致恶性循环。
02如何干预儿童肥胖症**?**
1.对孩子认知行为进行干预**。**让孩子们正确理解肥胖的危害,做出积极的行为改变,比如自己完成体重监测。
2.饮食干预**。**提醒家长们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控制热卡并保证营养均衡,按时三餐,少吃零食。培养孩子细嚼慢咽的习惯,可以减少单位时间内食物的摄入量,帮助孩子进行体重管理。
3.运动干预**。**儿童适度运动锻炼,例如快走、慢跑、慢速跳绳等长时间、不间断、有节奏的有氧运动,既能帮助孩子控制体重,对学习也有帮助。平时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运动,也可以用爬山、游泳等作为奖励,帮助孩子培养热爱运动的习惯,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
儿童肥胖不仅威胁儿童自身的健康,而且大多数会延续到成年,增加成年期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在儿童青少年期采取有力措施预防肥胖发生是防治肥胖的根本。
来源: 丹东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