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IP创科普# 建筑史群星璀璨,有的宏伟庄严,有的玲珑精致,有的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也有的代表着高科技的未来。还有一类建筑,它们根植于本土,着眼于当下,抛却了绚丽的外表,与当地的自然、时间、人文融为一体,因地制宜,浑然天成,这就是“在地性”建筑。从大地中来
“在地性”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社会学,渗透到建筑领域后,形成了“在地性建筑”这一概念。它强调的是建筑物本身灵活地适应所处地方的地形、地势、气候、生产生活方式等条件,其空间组织、建构、材料等因地制宜,与当地环境相得益彰。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讲究天人合一、因势造物、自然天成。不论是仰韶时期的半地穴式房屋,还是汉唐宏大的斗拱宫殿群,抑或是清雅逸致的宋韵楼台,都是当时地域文化的载体。近现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但仍有一批建筑师选择根植于本土,不断书写新时代的中国传统建筑故事。因地制宜的建筑智慧
慢行叙事 步移景异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地处浙江省杭州市,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在设计和建造时,象山校区采用了现代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建筑群外墙采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合传统的青砖砌筑工艺;屋顶则在环保的混凝土外,铺设当地拆建过程中回收的旧瓦片。这样建造的外墙和屋顶不仅能有效隔热,使房屋冬暖夏凉,减少空调使用,还减少了钢筋水泥带来的封闭感,营造出古典园林般“慢行叙事,步移景异”的体验。屋顶形如山峦,和远方的群山相呼应,于江南烟雨中诉说着象山古老的故事。与天地融为一体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
河南,“黄河之南”,如何体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呢?答案便是麦田与夯土。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有多条水系流过,降水充足,平原和盆地地形较多,土壤肥沃,因此为小麦这种喜光作物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河南也因此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夯土则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使用木棒一类的工具不断夯打黄土,使其变密、变硬,建造出来的墙壁便是夯土墙。它的历史十分久远,在河南境内许多商周时期的遗址中,已经出现了夯土制的城墙。“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入口处是巨大的麦田广场,建筑本身则由总长328米、高15米的夯土墙围成。高墙以黄河两岸的泥土为原材料,由古法筑成,置身其中,像是与天地融为一体。让大自然“吸”走噪声
山谷音乐厅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金山岭,仿佛是山谷之中一块自然滚落的巨石。
与一般音乐厅使用吸音材料不同,山谷音乐厅朝向天空和山峦的开洞,不仅能引入光线,其大小和形状还经过了严谨的声学计算,可将声音的反射聚焦于洞口处,让大自然“吸”走噪声,在无须附加装饰和声学材料的情况下,控制了混响效果。金山岭位于燕山山脉(地处河北平原北侧)中,整体呈东西走向,河流众多、地质结构复杂;又因属大陆性季风气候而多雨,流水侵蚀作用严重。沉积岩是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山谷音乐厅整体的材料采用深灰色的混凝土,其原料混合了当地富含矿物质的岩石,而立面分层的灵感就来自周围山脉层层堆叠的沉积岩。它将自然景色与现代建筑完美融合,在这里,人们能感知阳光、雨雪和四季的变化。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最能体现“在地性”的是各式民居——四合院(以庭院为中心、四周环以房屋的合院式建筑群,北京四合院为其典型)、窑洞(常见于中国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凿土而居,是天然黄土中的穴居形式)、土楼(主要分布于福建省和广东省,以石为基,以土为主要原料,以圆为主)……民居依托多样的山水而建,彰显其地域特色。而现在,现代建筑也从钢筋水泥、玻璃瓷砖中走回山清水秀,走回绿水青山。
来源: 泉州轻工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