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开心,要多吃点;不开心,更要多吃点。

话是这样说,但是,吃得太饱对身体真的好吗?

吃得太饱之后,解了裤腰带还是很撑,躺在床上久久都不能入睡,还有那种想吐吐不出来、想排又排不出去的痛苦,真是吃饭一时爽,吃多“火葬场”啊!

图源:Pixabay

吃多了不仅会后悔,更重要的是伤身!

英国伦敦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少吃40%可以让你延寿20年,少吃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神经元退变等老年化疾病也相当有效。另外也有医生表示,如果吃得太饱,整个胃的蠕动空间变小,就会产生食积,一旦食积就会产生气滞,气滞就会导致血瘀,胃里就会产生痰湿,所以吃饭要吃到七、八成饱,给胃留下一个活动的空间,进行有效排空,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消化道是畅通的。

吃太饱,身体会有怎样变化?

1、加快衰老

过量饮食后,大量血液集中胃肠系统时间过长,使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而不能正常代谢,患老年痴呆症的时间会提前。

2、肥胖多病

暴食的“三高”食物使营养过剩,极容易患上肥胖症,并诱发其它诸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

3、影响心脏功能

吃太饱,膨胀的胃容易使横膈上移,影响心脏功能。而且人体为了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代谢需氧量会大大增加,也使心脏负荷水平大幅度增加,容易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

4、加重肠胃负担

如果胃里面一直装着满满的食物,胃不仅得不到休息还得分泌大量的胃液,长期以往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胃糜烂、胃溃疡。

5、引起疲劳

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6、增加患癌概率

有科学家指出,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几率。

7、骨质疏松

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8、肾病

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

为什么吃太饱还会影响心脏功能?这是因为在饱餐后,尤其是进食大量油腻,高热量食物后,人体血脂水平突然升高,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一方面会导致血液流速缓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增大;另一方面会导致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堵塞管腔,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图源:Pixabay

饱餐后为了消化吸收食物,血液会重新分流,更多地流向胃肠道,使心脏冠脉供血相对减少。在有冠脉狭窄的基础上,一旦供血减少,就会出现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发心肌梗死。所以,吃饭时切忌“吃的快、吃的多、吃的猛”。

此外,过劳、激动、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大量饮酒……也是心梗的常见病因,日常生活中大家同样要给予重视。

为什么建议你少吃一点?

因为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1、能减轻肠胃负担

如果你每一餐都吃得特别饱,会让肠胃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修复损坏的胃粘膜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胃液),久而久之,会造成胃粘膜屏障受损和肠胃功能紊乱。而少吃点则有利于肠道蠕动,让胃肠消化、吸收功能运作正常,不会给消化系统增加过多的负担。

2、有效控制体重,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大家都知道,吃太多、又不运动是很容易长胖的,肥胖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重要因素,有试验证实,每日减少25%-30%饮食摄入量,相比正常饮食更能有效控制体重。同时还能帮助人们调控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心率,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改善和预防作用。

图源:Pixabay

3、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吃撑后整个人变得非常容易疲惫,昏昏欲睡,反应迟钝,甚至根本提不起精神来。这是因为吃太饱,身体的血液都跑去帮助肠胃消化了,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且饱食后身体中血糖升高也会导致血液供氧量下降,让人的精神状态变差。适当少吃则能帮助减轻这种症状,更好更顺利地开展工作和学习。

4、预防阿兹海默症

人在吃太多后大脑内会诱发一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这种物质会促使脑动脉硬化,导致供给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不足,让人记忆力下降,脑组织萎缩,加大阿兹海默症风险。有专家发现,大约有30%-40%的阿兹海默症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

5、能够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科学家曾用和人类最接近的生物——猴子,进行了一个实验,两只年龄相仿的猴子,一只正常进食,另一只只摄入一半食物量,最终发现,正常进食的猴子更显老态。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数据也表明,人减少14%的热量摄入量可以减少衰老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激活潜在的寿命。由此可见,在满足营养下,少吃点对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确实有一定作用。

供稿单位:重庆天极网络有限公司

本文综合整理自腾讯医典、工人日报、39健康网、科普中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