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繁星,弘扬科学家精神

——读《追光——四川百年杰出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龙泉驿区科协 刘国松

(2024年9月)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们就如夜空中最亮的星,他们的精进奋斗和卓越成就跨越时空,在漫天的星光中永恒闪烁。《追光——四川百年杰出科学家的故事》从1921-2021年百年间遴选出的120位在川渝地区工作过、有突出成就的杰出科学家代表中,收录到了58位科学家的生平故事。他们或格物穷理,深耕基础学科、面向前沿科技;或匠心独运,勇担重大专项、服务经济主战场;或追本溯源,护卫人类生命健康、探究万物生命起源。他们的故事和闪烁的精神,就是指引我们建设科技强国道路上的逐光灯塔。

、逐光“爱国”之星

科学家们的事迹,彰显着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抗战年代,“只要教育不亡,国家就不会亡”的信念鼓励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海外学子踏上救亡图存、教育兴国的道路。数学泰斗柯召身处英国、心系祖国,正是在老师杨武之(杨振宁父亲)、同学华罗庚的鼓励下,1938年义无反顾的选择归国并扎根相对落后的四川任教。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科技人才尤为短缺。“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在美6年间,他时时关注着祖国的动向,受华罗庚《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中振聋发聩的金句“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影响,他坚定了“祖国在召唤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回去”的理想信念,放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长机会和3000美元的高额年薪,坚持与美方监视限制周旋斗争,几经波折终于1951年8月登上了回祖国的航船。

当代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爱国精神**,**直面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下大国科技博弈之激烈,勇挑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重任,以学以致用、报效祖国为己任,主动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吸引海智人才回归,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祖国科学研究事业中。

、逐光“创新”之星

科学家们的事迹,彰显着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科学研究需要执着,科技高峰需要用一生去攀登。国际知名物理电子学家刘盛纲院士早在1990年,就敏锐的捕捉和预判“太赫兹”技术的未来空间和重要意义,于是带领团队果断地开启了人生中又一次科技“攀峰”行动。苦于国内认知及多年呼吁无果,他坚持了15年默默无闻的前沿理论研究;直到2005年11月的第270次香山科学会议,由他担任执行主席主导了“太赫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主题研讨活动,才开启了该领域研究的里程碑;6年后,电子科大诞生了国内第一只太赫兹回旋振荡管,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攀上该技术高峰的国家。开拓创新和敢为人先的背后,往往还得益于科学家深厚的学术积淀来支撑。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先驱者、创始人吴和光教授一生求索,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凭借对医学的深刻理解和不懈探索,他发现了蚕丝的生物相容性,于1943年首次采用蚕丝线取代国际通行的羊肠缝合线进行肠壁和腹膜缝合手术,开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应用先河;受国外医学文献启发,他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国内首创后背开刀手术术式,替代腹部大开口手术,让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成功率从20%提升至60%。

当代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科学家创新精神,主动参与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科技攻关中,将工作重心转向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以突破一个个“卡脖子”关口、攀上一座座核心技术山峰为最高追求。

三、逐光“求实”之星

科学家们的事迹,彰显着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科学探究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需要在真理的追求中保持一颗动力充沛的强劲之心。从1996年开展不对称催化研究,到2018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冯小明院士和他的团队用了足足22年时间。这得益于他在15岁时就在心中埋下了“要做像陈景润一样的科学家”的科学梦种子;得益于课题组在选择了突破国际上公认的刚性骨架设计理念,引入柔性结构单元的技术路线后,坚守初心、追求真理,在时常面临“坚持还是放弃”的选择时,反复试错、百折不挠。科学研判、求真务实,选择正确技术路线,往往是科学研究最终通向成功的钥匙。我国作物遗传育种学家颜济教授一生潜心研究、醉心学术、崇尚科学。他在实施杂交育种策略,相继于1962年、1969年,将四川地区的小麦亩产量提升到500-600斤、700-800斤,连上两个台阶后,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严谨地分析预判无法再从现有品种遗传潜力选育出亩产千斤的新品种,于是他开启了另一个赛道的真理追求——育种资源研究。又经过数十年的调查研究积累,他带领课题组构建了国内外完善的小麦族种质资源基因库和标本室,并新发现了具有六倍染色体的新属“仲彬草属”。

当代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科学家求实精神,站在巨人肩上不断积累成熟知识体系,做到学习求实;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密切跟踪未来技术趋势,做到思考求实;扎根科研一线反复推导实验,做到研究求实;建好用好概念验证和中式平台,做到论证求实。

四、逐光“奉献”之星

科学家们的事迹,彰显着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有的科学家视学术成果为最大的精神食粮,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极为简单。高压物理与高压合成学科奠基人苟清泉清平一生,从不在意衣食住行,晚年从东北回到四川大学任教时把桌椅板凳和一些旧家具一同搬回到了学校,并就近居住在学校一栋陈旧的居民楼里,并婉言谢绝为其加装暖气。有的科学家淡泊名利,与调查研究为伴,以科考发现为荣。“白专”学者刘宝珺47岁才评讲师,50多岁才晋升教授;他的青春年华在心系家国山河中度过,长期坚守冷门学科,特别是在参与甘肃白银特大型铜矿的勘探工作中,吃的是掺着沙子的馒头米饭、吹的是盐碱地头的寒风、夜间相伴的是室内的油灯和荒野的狼嗥。他和他的战友们坚持的就是以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地矿精神。

当代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科学家奉献精神,特别是在当今早已衣食无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在如今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多干为国之重器补短板的基础前沿研究,不为名利而争斗,享受“科学那个地方很好玩”“纯粹地做一件事就是最大的快乐”。

五、逐光“协同”之星

科学家们的事迹,彰显着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科学无国界,这在国际科学研究合作中一直是科学家们的共识。我国近代数论创始人之一柯召院士参与提出的“爱尔特希-柯-拉多定理”,就是国际科学家协同集智攻关的典范。1960年,他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同学匈牙利数学家爱尔特希到访北京,他俩在饭店临时会面畅叙旧情时忍不住还是把话题聚焦到了讨论已久的组合论学术问题;正是这次“瞬时之间成为经典”的讨论,加速了这个里程碑式的定理于1961年由三国科学家携手推出。科学家之间也常常有竞争,但在国家战略面前,团结大于一起、协作高于一切。曹建猷院士是我国铁路电气化奠基人,是1988年西南交大申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务的总负责人。面对重大科研机遇,他并没有坚持推荐自己负责指导的两个院系拟申报的18个项目,而是站在把握高速铁路世界趋势的科学研判角度,转而支持机械工程领域归国人才沈志云拟报的“400公里机车滚动震动试验台”项目。这次高瞻远瞩的英名决策,充分彰显了科学家们在国家战略上集智团结的大格局,该课题输出的跨世纪的大科学装置成果,为30年后我国一跃成为全球高铁强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当代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科学家协同精神,同一技术领域内要协同作战,充分发挥以老带新的团队作战力量,实现集智攻关;跨学科领域要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优势互补资源并开拓应用渗透潜力,实现交叉学科创新突围;政产学研用要协同发力,充分调动人才、成果、金融、产能、市场要素融合。

六、逐光“育人”之星

科学家们的事迹,彰显着甘为人梯、奖掖后进的育人精神**。**有些科学家不仅科研学术成就赫然,教书育人更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杰出人才。我国煤层瓦斯基础研究的开拓者鲜学福院士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扛起化解“矿业基础产业人才匮乏”的时代使命。为了帮助博士生论文质量提高,他曾用两周时间不分昼夜,审阅完16万字的论文,写下5000余字的修改意见,后又在病床上坚持指导讨论;为了支持学生出国交流参会,他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拿出十几万元经费资助;为了珍惜馆藏经典书籍,他曾把图书馆淘汰的俄文专业读物重新整理,将重要内容用中文翻译摘抄后提供给学生们参考。有些科学家注重育人方法和科学普及,强调授人以渔。为了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容易,当时身为中学数学教师的张景中院士开创了“教育数学”的思想和方法,通过改造数学使之更适合于教学。此后他相继编写了《帮你学数学》《新概念几何》《漫话数学》等科普著作,其中用5年时间潜心编撰了6.5万字的《数学家的眼光》处处闪耀着科学思维的闪光点,被中外专家誉为是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普佳作。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儿时读科普书是兴趣,而今写科普书是责任”。

当代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科学家育人精神,人类发现科学、运用科学、改造世界、提升自己、改变命运的历史循环不会停滞;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地球文明的演进,需要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接续领跑;发达的互联网信息社会为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已经提供了良好的智库基础,科研教学育人的情怀,将为我们培养一批又一批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青年才俊。仰望浩瀚星空,科学家们对信念的执着和追求,对事业的坚持和热爱,对目标的恒心和坚守,对私利的淡然和超脱,如银河磅礴,如流星划过。逐光繁星,照亮建设科技强国的漫漫征途。

来源: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