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旅程中,总是要忍受各种挑战,即便是三急也不例外!在开车、在开会、在开黑、在开饭……突然,屎意猛烈来袭,还好,你深谙“忍者之道”,忍着忍着,便意也就消失了。

但憋一时风平浪静,憋久了容易出事,因为,憋回去的可能让你的便便变“硬”变“强”,到时候想拉都拉不出来

一、屎意是如何形成的?

人进食后,食物经过胃部4-6小时的消化后,会变成食糜,等待十二指肠和小肠进一步吸收,而无法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就会被攒成便便。

在这个过程中,结肠直肠是便便的主要活动场所。结肠将有用的无机盐、水、维生素、电解质回收,没用的残渣被“捏”成便便的形状送到直肠。

直肠则负责允许便便通过和在短期内储存便便的重要工作。当大便堆积到警戒线时(便便充满直肠的1/4,或直肠压力达到平时的1.2倍时),排泄的信号就会报告给大脑,产生便意。

二、憋回去的屎,都到哪里去了?

在排便正常的情况下,健康的人排大便的频率为每天1~3次或者每周2~3次。拉还是不拉?全靠大管家大脑的审时度势:

●如果条件允许,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外括约肌舒张,粪便就被挤出了体外;

●如果条件不允许,肛门外括约肌就会卖力收缩,乙状结肠会短暂松弛,直肠粪便能返回乙状结肠存储,便意也就暂时消失了。

所以,没有顺利出来的便便还是回到了你的肠道里。

三、憋大便有什么危害?

憋回去的粑粑会从直肠返回到结肠。在结肠中,粑粑的水分重新被吸收,体积变小,人们的便意就会暂时消失或减轻。

把大便“憋回去”,体积不断减小,然后啥事没有?残酷的现实是,憋大便的危害包括这几个:

1、造成习惯性便秘

如果憋的次数多,肛门肌肉和直肠神经配合度下降,可能就会便秘。长此以往,便便在肠道里被一遍遍“榨干”,变硬了也变“强”了,排便就成了一件难事。便秘更会带来痔疮、肛裂等问题,让人苦不堪言。

2、增加患癌风险

便便在体内停留太久,会产生一堆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比如大肠埃希菌。这些东西被我们的肠道吸收,可能会伤害肠黏膜,严重的话还会造成肠癌。临床发现,结肠癌患者多有便秘。

3、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憋屎导致大便干结,排便费力。而过度用力会增加腹部压力,使得交感神经变得兴奋,血压水平升高。这一变化对于存在心血管病变的中老年患者而言,增加了突发心脏问题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导致晕厥和生命危险

憋一两次没啥事,但一定不能养成长期憋屎的习惯,一周排便多于3次是正常的,而如果原本规律的排便突然改变,就得排查一下胃肠道相关疾病了。

四、如何有效改善便秘?

健康形态的粪便一般为黄褐色,成形且柔软。一般来说,规律的一天一次成型的软便是zui健康的“节奏”

但是,人体不是机器!一天三次或者三天一次也可以。当每周排便少于三次、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就是便秘,持续超过6个月,则是慢性便秘。

1、合理摄入膳食纤维

少吃辛辣腌制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粗粮(芹菜、菠菜、猕猴桃、火龙果、燕麦、麦麸、糙米等),可以帮助便便吸收更多水分,增加体积,利于便便拉出。

2、保持摄入充足水分

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有助于保持便便的湿润。每天至少饮水1.5-2.0L,不要喝浓茶和碳酸饮料。

**3、**避免久坐不动

不要久坐不动,坚持每天做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还可以多做提肛运动、揉腹也有助于缓解便秘哦!

4、养成良好的排便的习惯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让大便顺利排出,避免便秘。早上最容易出现结肠运动,起床后就上厕所,或者早餐后20分钟排便是zui佳时间,这个时间点不管有没有便意,都可以去蹲厕。

此外,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干扰,不要看手机、玩游戏、看书等

五、哪种情况需要看医生?

长沙泰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胃肠镜中心)主任胡慧农介绍说:除了不能憋大便外,当排出的便便出现这4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最好去医院做个肠镜检查。

① 排便量少

正常的排便量是半斤左右,如果肠道排便很少,就说明肠道的功能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毒素垃圾在肠道的堆积,久而久之,造成肠炎、肠溃疡甚至肠癌的发生。

② 排便次数不正常

无论是便秘还是腹泻,都是肠道功能不正常的表现,不重视,就会导致痔疮、黏膜损伤以及肠道息肉等疾病的发生。

③ 排便形状无规律

正常人的大便是“香蕉型”或是“金字塔”型,如果你排便的形状不一样,或是没有规律,那就说明你的肠道也有异样。

④ 排便出现颜色变化

如果出现排便颜色的变化,像黑便一般都是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而血便可能是肠黏膜出血、肠息肉出血、肠肿瘤出血或是痔疮导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肠息肉和早期大肠癌只能通过筛查发现,高危人群做好肠镜检查,可以在肿瘤萌芽或肿瘤早期发现它,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此外,我们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哦

长大之后,发现幸福真的很简单,能畅快拉,就是其中一种。祝盆友们都能“拉”的随心所欲,收放自如,永不便秘!

来源:长沙泰和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长沙泰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