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IP创科普#
当凉爽的秋风悄然吹起,孩子们迎来了幼儿园的秋季入学季。然而,这个季节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家长和老师们需要格外警惕,为孩子们的健康筑起坚实的防护墙。
一、秋季常见疾病及症状
1. 流感
秋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病毒传播迅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孩子感染流感后,会出现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症状更为严重,且容易引发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等。
流感病毒为何在秋季如此活跃呢?这是因为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空气流通相对较差,为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秋季气候干燥,呼吸道黏膜容易受损,降低了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一旦孩子感染流感,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耽误学习和生活。因此,家长和老师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流感的早期症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流感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一至四天内出现。起初,孩子可能会感到疲倦、发冷,接着体温迅速升高,可达 39℃甚至更高。高热会导致孩子头痛、肌肉酸痛,全身无力。同时,孩子还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症状。咳嗽可能较为剧烈,有时会持续数周。如果流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等。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病情,延长康复时间,甚至危及生命。
2. 手足口病
虽然手足口病在夏季更为常见,但秋季也不容忽视。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在 5 岁以下儿童。患病孩子会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同时可能伴有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消化道传播。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一起玩耍、分享玩具,如果不注意卫生,就很容易感染手足口病。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吃生冷食物、不洁食物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手足口病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三至七天内出现。首先,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等症状。随后,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现红色小丘疹,逐渐变成疱疹。疱疹通常不痛不痒,但口腔内的疱疹可能会引起疼痛,导致孩子流口水、拒食。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出现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危及孩子的生命。
家长和老师们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共用毛巾等。同时,要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3. 腹泻
秋季气温变化大,孩子的肠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发生腹泻。腹泻的症状包括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如水样便、稀便等),可能伴有腹痛、呕吐等。严重的腹泻会导致孩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影响身体健康。
秋季腹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饮食不当,孩子吃了过多的生冷食物、油腻食物或不洁食物,容易引起肠胃不适;二是气候变化,秋季气温骤降,孩子的腹部容易着凉,导致肠胃功能紊乱;三是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这些病毒在秋季较为活跃,容易引起孩子的腹泻。
腹泻的症状表现多样。轻度腹泻时,孩子可能只是大便次数略有增加,大便性状稍稀,但精神状态良好,食欲也没有明显下降。然而,随着病情的加重,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可能每天数次甚至十几次。大便呈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伴有恶臭。孩子会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疼痛可能呈阵发性,让孩子哭闹不安。同时,孩子还可能伴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的腹泻会导致孩子脱水,表现为口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脱水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引发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危及孩子的生命。
为了预防秋季腹泻,家长和老师们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避免孩子暴饮暴食。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注意腹部保暖。如果孩子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严重的腹泻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4. 过敏性疾病
秋季空气中的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等疾病。孩子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孩子的体质、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如果孩子有过敏史,家长和老师们要更加注意防范。在秋季,要尽量减少孩子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如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避免孩子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如果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要避免让孩子食用这些食物。
过敏性鼻炎是秋季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孩子会出现频繁的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有时还会伴有眼睛痒、流泪等。过敏性鼻炎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呼吸功能,还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哮喘也是一种严重的过敏性疾病,孩子会出现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呼吸困难。过敏性皮炎则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孩子会忍不住搔抓,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如果孩子出现过敏性疾病的症状,要及时就医,查明过敏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过敏的发生。
二、疾病防范措施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勤洗手:教导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一定要及时洗手。洗手不仅可以去除手上的污垢和细菌,还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家长和老师们可以通过示范、讲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用流动水将双手浸湿,然后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双手揉搓至少 20 秒,注意要搓洗手心、手背、手指间、指甲缝等部位。接着,用流动水将双手冲洗干净,确保肥皂或洗手液完全被冲洗掉。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
(2)保持个人卫生:教育孩子不要随地吐痰,不要用手揉眼睛、挖鼻孔等。定期给孩子修剪指甲,避免指甲过长滋生细菌。同时,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每天洗脸、刷牙、洗澡等,保持身体清洁卫生。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活动时,容易接触到各种细菌和病毒。如果用手揉眼睛、挖鼻孔,就会将细菌和病毒带入体内,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因此,家长和老师们要时刻提醒孩子不要养成这些不良习惯。定期修剪指甲可以减少细菌在指甲缝中的滋生,保持手部清洁。每天洗脸、刷牙、洗澡可以去除身体表面的污垢和细菌,让孩子保持清爽舒适,同时也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加强饮食管理
(1)均衡饮食: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避免孩子挑食、偏食,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家长和老师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搭配,让孩子品尝不同的食物,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这些物质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抵抗疾病的侵袭。粗粮则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同时也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孩子的肠胃,引起消化不良,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2)注意饮食卫生:购买新鲜的食材,烹饪过程中要注意食品卫生,煮熟煮透。避免给孩子吃生冷食物、不洁食物和过期食物。教育孩子不要喝生水,尽量饮用白开水。同时,要注意餐具的清洁消毒,定期更换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购买食材时,要选择新鲜、无变质的食物。烹饪过程中,要确保食物煮熟煮透,特别是肉类、蛋类、海鲜等容易携带细菌和病毒的食物。生冷食物容易滋生细菌,不洁食物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过期食物则可能已经变质,这些食物都不适合孩子食用。教育孩子不要喝生水,因为生水中可能含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容易引起肠道感染。定期清洁消毒餐具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避免交叉感染。
3.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1)通风换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浓度。在通风时,要注意避免孩子着凉,可以选择在孩子不在室内的时候进行通风,或者给孩子穿上适当的衣物。
良好的通风可以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引入新鲜的空气,降低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浓度,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通风时间可以根据室内的面积和人员密度进行调整,一般来说,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在通风时,可以打开窗户、门等,让空气自然流通。如果天气较冷,可以选择在孩子不在室内的时候进行通风,或者给孩子穿上适当的衣物,避免孩子着凉。
(2)清洁消毒: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进行清洁消毒。可以使用热水煮沸、紫外线消毒、消毒剂擦拭等方法进行消毒。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定期打扫卫生,避免灰尘和细菌滋生。在清洁消毒时,要选择适合孩子的消毒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以免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孩子的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经常接触孩子的身体,如果不及时清洁消毒,就会滋生细菌和病毒,增加孩子感染疾病的风险。热水煮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和病毒。紫外线消毒则可以在不损坏物品的情况下进行消毒,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消毒剂擦拭可以快速消毒,但要选择适合孩子的消毒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定期打扫卫生,避免灰尘和细菌滋生。
4.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鼓励孩子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游泳等,增强孩子的体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根据天气情况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孩子着凉感冒。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孩子的血液循环,增强孩子的心肺功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家长和老师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孩子的体育锻炼项目,并陪伴孩子一起进行锻炼,增加孩子的锻炼兴趣。
跑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体育锻炼方式,可以锻炼孩子的心肺功能和耐力。跳绳则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性和节奏感。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以锻炼孩子的肌肉力量、心肺功能和耐力。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根据天气情况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孩子着凉感冒。如果天气较冷,可以给孩子穿上保暖的衣物,戴上帽子、手套等。如果天气较热,要给孩子穿上轻便、透气的衣物,避免孩子中暑。
5. 及时接种疫苗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相关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接种疫苗前,要向医生咨询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接种,接种后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有疫苗可以预防。因此,家长和老师们还要采取其他的疾病防范措施,共同保护孩子的健康。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接种时间和接种程序。家长和老师们要了解孩子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及时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在接种疫苗前,要向医生咨询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接种,如孩子是否有发热、过敏等症状。接种后,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如是否有发热、局部红肿等症状。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三、家长和老师的责任
1. 家长方面
(1)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每天早上起床后,要检查孩子的身体是否有异常,如发热、咳嗽、皮疹等。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并向幼儿园老师请假。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每天早上起床后,可以通过触摸孩子的额头、观察孩子的面色、询问孩子的身体感受等方式,检查孩子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查明病因,并进行治疗。同时,要向幼儿园老师请假,让孩子在家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2)配合幼儿园的工作: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疾病防控工作,如按时送孩子接种疫苗、如实填写孩子的健康状况登记表等。同时,要教育孩子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和幼儿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守护者。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疾病防控工作,按时送孩子接种疫苗,如实填写孩子的健康状况登记表,及时向幼儿园老师反馈孩子的身体状况等。同时,要教育孩子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共用毛巾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老师方面
(1)做好晨检工作:每天早上对入园的孩子进行晨检,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口腔、手部等是否有异常。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孩子,要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
晨检是幼儿园疾病防控的重要环节。老师要认真做好晨检工作,仔细检查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口腔、手部等是否有异常。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并做好记录。同时,要对患病孩子的物品进行消毒,避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2)加强班级管理:保持班级环境整洁卫生,定期对教室、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向园领导报告。
老师要加强班级管理,保持班级环境整洁卫生。定期对教室进行通风换气,打扫卫生,保持地面、桌面、窗台等干净整洁。对玩具、餐具等进行定期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滋生。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共用毛巾等。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如让孩子休息、通知家长等,并向园领导报告。
总之,幼儿园秋季入学,疾病防范至关重要。家长和老师们要共同努力,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饮食管理、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及时接种疫苗等方面入手,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度过一个快乐、健康的秋季学期。
来源: 桂粤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