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登、陷阵

在军事行动中,经常是那些既有勇气又有幸运的人才能从敌军的阵地中脱颖而出,率先登上战场。这种情况形象地展示了勇气和运气同等重要的现实。

在那个以武力争夺权力的时代,对于普通士兵而言,在战场上留下名字可谓千载难逢。想要在史册留下印记,最直接的途径无疑就是通过赢得军功。而在各种军功中,最易获得的应当是“陷阵”这一项。

所谓"陷阵"是指勇往直前,闯入敌人的队伍,摧毁敌方的阵线。一般认为这种行为是基本素质,并非了不起的壮举。实际上,并非所有需要高度谋略和策略的壮举,勇气和战斗力过人就足以完成勇猛突袭的壮举。

在这样激烈的战斗中,很难确切记录下谁是最先冲入敌营的,因此陷阵所做的贡献很难被正确地记录下来,这就导致它只能被称为一种"贡献"而非"军功"。

然而,对于一些真正的领导者来说,冒险冲锋通常与另一个更珍贵的战功——"率先登攀"相关联。所谓的"率先登攀",指的是第一个冲上城头或攀登敌方堡垒的人。

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勇敢,还需要极大的好运气,因为通常会成为敌方攻击的首要目标,并遭受最为沉重的伤亡。

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率先突破层层防御,成功潜入敌营并安然归来,这不只是毫无疑问的军事壮举,更是勇气和幸运的完美结合。

光是就数量而言,先登的功劳也十分罕见。即便是在秦末汉初那些著名的大将中,仅有少数几人曾经取得过先登之功。

举例来说,曹参、周勃、樊哙、郦商等人在战场上都曾有过率先攻击的经历。其中,樊哙的率先攻击次数最多,显示出他的勇猛异常。

我们可以从这些领先英雄的故事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一般而言,军衔较高的指挥官通常机会更少地作为先锋。这种安排是合理的,因为一旦高级指挥官牺牲,军队很可能会失去指挥而陷入混乱。

因此,绝大多数高级将领倾向于选派部下承担这项"鱼死网破"的先锋任务。例如郦商,虽然曾有两次率先进攻的战绩,但那是在他仍是普通将领时取得的,晋升为将军后,前线突击的机会便变得稀少起来。

然而也存在例外情况,比如曹操手下的谋士郭嘉。这位军事智谋家虽身居要职,却多次亲自冲锋作战,在战场上展现出真正的"先锋之勇"。

显而易见,即使有些人拥有高地位,只要他们内心深处依然怀着对军功的执着追求,便会选择亲自率先冲锋。然而这种情形在历史上的确极为罕见。

二、斩将、夺旗

与首功相比,还有两种更为罕见的军功,即“斩将”和“夺旗”。斩将,顾名思义,即亲手击毙敌方将领。这不仅需要非凡的战斗技能,还需智谋出众。

作为军队的领袖,他通常被多重亲卫保护,要想穿越这层层防线,冲进中军,最终成功刺杀他,无疑极具挑战性。

这么做的动机很简单——在那个时代,一支军队的命运常常取决于它的统帅。一旦失去了领导者,整支军队很可能会土崩瓦解。因此,击败敌军的主帅通常代表着取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这样的战绩自然是非常珍贵的。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与颜良的交战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当时,关羽独自一人冲入敌阵,直奔颜良,最终一刀斩下了他的首级。这段战斗堪称是英勇无畏的典范。

这场战斗不仅是一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斩将之战,同时也毫无疑问地铸就了关羽“万人敌”的传奇地位。另外,东汉末年的“五子良将”中,乐进多次斩杀敌将,也是一个例证。

在官渡之战中,他剿灭了袁绍部将淳于琼;接着在黎阳之战中,又击败了袁谭的大将严敬。可见,即使是在那个充斥着战火的年代,能够亲手斩杀敌军主帅的人,并不多见。

"夺旗"这个军功与斩将一样,都不是易事。古代的军旗是军队的至高象征,不仅代表统帅发布命令的标志,也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一旦军旗丢失,整个军队的斗志也会受到严重打击,从而引发全军溃败。因此,夺取敌军的旗帜,毫无疑问地象征着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虽然西汉时期李广打败了大量匈奴,但直到他的儿子李敢夺得敌军旗帜,他才真正获得了封赏。这表明,夺旗的意义远远超过简单的击败敌人。

当然,要想夺取敌方旗帜,首先必须击败敌军主帅。通常情况下,军旗都会被主帅亲自保护,想要夺取它就必须先摧毁主帅。这也解释了为何斩将和夺旗常常被同时提及。

尽管成功夺取了敌旗,但仍无法确保自身安全。因为在那个时代,一位军队的领袖陨落往往会导致整个军队的溃散。因此,在成功夺旗之后,你必须谨慎撤离以确保安全。否则,可能会陷入敌军包围之中,并最终丧命于战场。

三、项羽被誉为一代枭雄,三大军功归于他手

“高人必遭妒忌,英雄必受猜忌”,这句话一针见血。那些在战场上拼尽全力、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通常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尊敬。然而,在当时那个时代,确实很少有人能够同时获得三大军功的荣耀。

其中,最为出名的人物莫过于西楚霸王项羽。在著名的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其精锐部队勇冲敌营,成为首位登上敌楼的将领,这便是他的"先登"之功。

接下来,项羽在彭城一战中再次展现英勇,他独自驾驶战车冲入敌军阵地,连续斩杀敌将,最终夺取了汉军的军旗,这就是他所获得的"夺旗"功勋。

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当汉军向他俯冲而来时,他独自一人冲杀至汉军中央,亲手击溃了数名汉将,其中包括陈泰。这段英勇壮举成就了项羽的"斩将"战绩。

可以说,单凭这三大战功的汇聚,就足以确保项羽在史册中留下永恒的辉煌。然而,即便如此,项羽终究被刘邦所打败,这进一步证明了仅有军功是无法统一天下的。智谋、果决,乃至治国之道,同样至关重要。

四、李广、李敢两兄弟,同出一家各有所长

提到过的是,有时候即使只凭口才也能展现自己的英勇事迹,这就是名将李广及其儿子李敢的故事。他作为东汉初期的杰出将领,一生奋战,屡战屡胜。

然而,他在生命垂危之际却奇怪地未能被封爵。直到他的儿子李敢随着霍去病远征漠北时,才亲手夺得了敌军的军旗。这突出的业绩立刻引起了汉武帝的关注,最终使得李敢获得了封侯的丰厚奖赏。

这引发了人们不由得要质疑,难道李广多年来的军事成就一无是处?难道一个个人斩敌万人的壮举,真的比不过一次夺旗行动?显而易见,情况并非如此。李广的战绩,并没有完全被忽略。

然而,在那个以"人头"计算为重的时代,单纯以杀敌数量来衡量实力是远远不够的。李敢的夺旗壮举,不仅彰显了他的英勇,还显示了他赢得决定性胜利的本领,因而更加吸引了朝廷的关注。

因此,在古代,尽管斩将和夺旗是四大军功中最为困难的,但对朝廷而言,夺旗通常更为关键。因为夺旗不仅仅象征着一次胜利,更意味着一支军队的溃败。

在一个以武力统治为主的王朝中,对于迅速击溃敌军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李广尽管在亲自斩敌方方面取得惊人的成就,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奖赏;而他的儿子李敢却能够通过夺取敌旗的一战轻而易举地获得封侯的原因。

在那个年代,军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个人的勇武和战绩,更需要考虑对王朝统治的实际影响。

五、从自我出发探寻权力的根源

我相信通过以上所述,大家对于古代那些知名的军功已经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因此,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些,从一个普通士兵的角度出发。

作为普通士兵,我们也怀揣着梦想和志向。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身份和出生,但只要在战场上立下军功,也许就有机会被赏识并获得官职。毕竟,在那个时代,有机会由平凡士兵一跃成为权力巅峰的人并非少见。

因此,我们也会对如何获得这些军功产生兴趣。对于最基础的"陷阵"军功而言,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情况。

勇武过人,敢于冲锋陷阵,这点并不难实现。然而,要确立明显的功勋记录就是另一回事了。毕竟,在混战中,很难辨认出真正的“先锋”是谁。

我们更加向往的是成为那些“先登”将领,能够在战场上冲到最前线,成为第一个登顶的人,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无比梦想的事情。

然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可说是困难重重。毕竟,我们并非武林高手,也无法保证自己可以平安无事地躲过所有考验。因此,仅凭我们的个人力量,恐怕难以实现,还需要幸运之神眷顾。

"斩将"和"夺旗"这两项重要的战功,实现起来更加困难。作为普通士兵,希望冲破密密麾下的亲卫队,直取敌方将领,简直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就算运气再好,恐怕也很难达成这一目标。

也许有一天,我们或许会成为那位幸运的“杨喜”,在紧要关头凭借我们的勇气和智慧,为整个军队做出重大贡献。

也许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或许就有机会被封为侯爵,那时我们将不再是平凡的士兵,而是正真的勇猛将领,备受众人敬仰。

就算无法实现上述目标,咱们也可以效仿李广,运用积累的战场经验,在某次重要时刻取得战功,创建一番辉煌事业。或许不能成封侯之功,但至少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

尽管这条道路曲折险峻,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迟早会登上那些昔日大军统领的地位。毕竟,在那个年代,拥有高超武艺的将领不仅可以获得官职,还有可能晋升为权势显赫的人物,甚至是帝王。

最后的话

那个混战频发、战乱不断的时代里,能够在沙场上取得辉煌战绩的将领,毫无疑问都是那个时期的英雄人物。

无论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陷阵冲锋,还是勇夺敌旗、斩断敌将,他们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史上最为感人的战争篇章。

来源: gongzhonghao:全真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