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酸浆(Physalis philadelphica)原产美洲的外来入侵物种。入侵级别为4级,为一般入侵类外来物种。引种应当做好防疫,大量逸生可能影响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威胁入侵地的生态安全。浆果可食,可加工生产果汁、罐头、果冻、果酱和果脯等。黄色小花别有诗意,可盆栽、园林栽培观赏。
林下黄花闪似星,金秋枝上挂灯笼。
姑娘摘下开心果,烛下香茶品酒情。
名 称:毛酸浆
拉 丁 名:Physalis philadelphica
分类地位:茄科 Solanaceae洋酸浆属 Physalis
别 名:洋姑娘、菇娘儿、Mexican groundcherry。
异 名:Physalis cavaleriei、Physalis aequata、Physalis ixocarpa、Physalis laevigata、Physalis philadelphica f. pilosa 、Physalis philadelphica var. minor.
识别特征:
1、茎密被柔毛,常多分枝,分枝毛更密。
2、叶阔卵形,先端尖,基部歪斜心形,叶缘常具尖齿,被毛。
3、单花腋生,花梗密被短毛。花萼密被柔毛,具5裂,裂片披针形,急尖,具缘毛;花冠淡黄色,喉部具紫色斑纹,雄蕊短于花冠,花药淡紫色,果萼卵状,具5棱角和10纵肋,先端萼齿闭合,基部稍凹陷;浆果球形,直径约1.2厘米,黄色,有时带紫色。种子近肾形至半月形,扁平,黄褐色,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表面网状粗糙,边缘网壁网眼明显,中央网眼四角形,网壁突出,形成众多突起,模湖了网的轮廓,背侧弓曲,腹侧近平直,种脐位于腹侧边缘,裂缝状。
国内分布: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湖南、江西、辽宁、四川、台湾、浙江、重庆、山东等地。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路边绿化带。
国外分布:原产美洲。
生 境:多生于草地、田边、路旁。
物 候 期:花果期5-11月。
危 害:毛酸浆(Physalis philadelphica)原产美洲的外来入侵物种。入侵级别为4级,为一般入侵类外来物种。引种应当做好防疫,大量逸生可能影响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威胁入侵地的生态安全。
重要价值:毛酸浆(Physalis philadelphica)果实成熟后可以直接食用,口味香、酸甜,色泽鲜艳。可加工生产果汁、罐头、果冻、果酱和果脯等。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