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艺冰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王 晶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张 琳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李峰敏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主任 河北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小李是一名办公室职员,平时工作忙碌,偶尔要熬夜加班,每天2~3杯咖啡是“续命神器”,三餐不规律,且作为爱美的女生,常选择“素食”以保持身材。近半年来,她逐渐感到体力大不如前,频繁疲惫不堪,即便是快走几步也会心悸气短,并且记忆力显著下降,常常转眼即忘事。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直到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小李才得知自己的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仅为87g/L,远低于正常范围。同时,化验单上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及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值。在医生的详细解释下,小李恍然大悟,原来导致她长期疲乏与健忘的元凶竟是缺铁性贫血。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健康问题。

一、缺铁性贫血常见的症状

1.面色及黏膜苍白、乏力、易疲倦,伴有头晕、耳鸣、活动后心悸气短;

2.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异食癖(如喜吃泥土、煤渣、生米等);

3.儿童可见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展受影响;

4.缺铁性吞咽困难;

5.毛发干枯、脱发严重;

6.指甲缺乏光泽,易脆裂,严重者指甲可变平或呈反甲(匙状甲)。

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血常规分析具有提示作用,但确诊需综合考量。关键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男性<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g/L。

此外,还需结合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水平降低,以及转铁蛋白升高的结果。然而,在缺铁的不同阶段或者合并其他疾病时,部分指标可能不典型,应咨询医生进行专业诊断。

三、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病因

1.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铁的需求量均增加,若饮食中缺乏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食物,易导致缺铁。青少年或成人若偏食,也易发生缺铁。

2.铁吸收障碍

铁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在胃切除术后,由于胃酸分泌不足以及食物快速进入空肠,铁的吸收会受到影响而减少。此外,长期饮用浓茶和浓咖啡也可能对铁的吸收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多种原因导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明原因的腹泻、慢性肠炎以及克罗恩病等,均可能因铁吸收障碍而引发缺铁。

3.铁丢失过多

慢性胃肠道失血(如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等长期铁丢失未得到纠正。对于老年人,若出现黑便伴缺铁性贫血时,应警惕肠道肿瘤的可能性。

四、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首先,积极去除病因,如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均衡;治疗引起月经过多的妇科疾病等。其次,积极有效足量长期补铁治疗,包括口服铁剂以及静脉铁剂。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宜选用二价铁(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此外,补铁期间需定期复诊,监测血常规、铁蛋白及网织红细胞水平,以调整口服铁剂用量。对于胃肠道吸收障碍或需快速补铁者,可考虑静脉补铁,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注意防范过敏、血管刺激及铁过载等风险。

五、饮食建议

日常生活中,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可以通过多摄入含铁量高的食物来改善症状。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血液以及红色肉类(如牛肉、猪肉、羊肉),还有鱼虾贝类,都是富含易于吸收的血红素铁的良好来源。此外,大豆、黑木耳、芝麻酱以及干果中也含有较为丰富的铁,但这些食物中的铁主要是吸收率较低的非血红素铁。

相比之下,蔬菜和牛奶及奶制品中含铁量并不高,且其生物利用率也相对较低。例如谷物、菠菜、扁豆、豌豆等等虽然含有一定的铁,但并非补铁的首选食物。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因此,建议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在饮食上注重选择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同时适量摄入含非血红素铁的植物性食物,以达到更好的补铁效果。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