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科普·白菜软腐病】

白菜田软腐病危害较重,如何防治?

菜农反映:八九月份,秋白菜会在莲座期至结球期发生软腐病,重时叶柄、根茎处髓组织腐烂,并流出恶臭的液体,致使白菜减产,甚至在贮存期间可继续扩展进行危害,造成白菜烂窖。那么,如何防治白菜田软腐病呢?

三江平原科普工作室(简称“三平科工”)科研人员表示,白菜软腐病又称烂疙瘩、烂葫芦头病,在白菜田普遍发生,主要侵染叶柄,也可侵害根茎,是危害白菜的一种常发性重要细菌病害,且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初期在白菜叶近地面的叶柄基部产生水浸斑,后期在温暖的中午时分外叶萎蔫,但在凉爽的早晚期间可恢复,反复持续几天后外叶摊软在地、白菜心部外露,病部腐烂,流淌出粘稠状的灰褐色液体,并散发着臭味,用脚轻轻一踢病株,腐烂的白菜立即倒折。在晴朗天气下,可见腐叶失水变干,呈褐色、薄纸状,且紧贴着叶球。此外,侵染软腐病的白菜,在长途运输或贮存期间仍可继续发病,造成白菜烂窖。目前白菜生产上对软腐病的控制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菜农使用的杀菌剂主要有中生菌素、氯溴异氰尿酸、氨基寡糖素、叶枯唑、春雷霉素、噻唑锌等。

三平科工科研人员介绍,在白菜生产上,除选茬轮作、适期播种、拔除病株、科学灌溉及防治地下害虫外,喷施杀菌剂是目前白菜田防治软腐病较为经济且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也就是在软腐病发生前,每亩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188-250毫升,兑水40-50千克均匀叶面喷雾,隔5-7天喷1次,视病情连续施药2-4次,注意预计2小时内降雨或大风天勿施药。也可在软腐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每亩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0-60克,兑水30-50千克搅拌均匀喷雾,可视病情喷施1-3次,注意该药不宜与碱性农药等物质混用。或在白菜软腐病发生初期,每亩用20%噻唑锌悬浮剂100-150毫升,兑水40-60千克均匀喷雾,隔7-10天喷1次,视病情连续喷施2-3次,以喷湿、喷透至药液即将滴落为宜,注意大风天或预计3小时内降雨勿施药。

关注作物病虫科普,呵护美丽乡村振兴!

来源: 富锦市城东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