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在湖南长沙发布《颗粒归仓:粮食机收减损(水稻)》科普视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挖掘粮食机收减损潜力”,机收减损是粮食大田高产到颗粒归仓全链条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全国水稻产量超2亿吨,机收率超95%。

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降低机收损失,对于实现粮食丰收、“端牢中国饭碗”,意义十分重大。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等单位,依据《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制作了科普视频《颗粒归仓:粮食机收减损(水稻)》,重点普及如何确定水稻适宜收获期、调整机收作业状态、提升机手操作技巧等常识技能。

下面就让视频中的主角“程工”(农机工程师)和“阿丰”(农机手)带我们来看看水稻机收环节有哪些重要小技巧吧!

1. 如何判断水稻机收适宜期?

①根据水稻生长特征判断确定。

水稻的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较为适宜收获,此时稻谷籽粒含水量15%~28%。一般认为,谷壳变黄、籽粒变硬、水分适宜、不易破碎时标志着水稻进入完熟期。

②根据稻穗外部形态判断确定。

一般来说,水稻穗部90%以上籽粒谷壳及穗轴、枝梗转黄、谷粒变硬时即可进行收获。不同类型品种,其稻穗籽粒落粒性不同,籼稻比粳稻更容易落粒。落粒性强的品种可以适当早收,不易落粒的品种可以适当晚收。在易发生自然灾害或复种指数较高的地区,为抢时间,可提前至九成成熟时开始收获。

③根据生长时间判断确定。

一般南方早籼稻适宜收获期为齐穗后25~30天,中籼稻为齐穗后30~35天,晚籼稻为齐穗后35~40天,中晚粳稻为齐穗后40~45天;北方单季稻区齐穗后45~50天收获。

2.如何进行水稻收割机检查?

首先,要依据使用说明书对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在整个收获期能正常工作。检查清理散热器,将散热器上的草屑、灰尘清理干净,防止散热器堵塞,引起发动机过热,水箱温度过高,应在每个工作班次间隙及时清理。检查空气滤清器,每班次前检查空气滤清器滤网堵塞情况,做必要清理。检查割台、输送带及传动轴等运动及连接部分的紧固件和连接件,防止松动。检查各润滑油、冷却液是否需要补充。检查各运转部件及升降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检查和调整各传动皮带的张紧度,防止作业时皮带过度张紧或过松打滑。检查搅龙箱体、粮仓连接部、振动筛周边等密封性,防止连接部间隙增大或密封条破损导致漏粮。检查脱粒齿、凹板筛是否过度磨损。

3.如何开展水稻机收试割工作?

试割作业行进长度以30米左右为宜,根据作物、田块的条件确定适合的作业速度,对照作业质量标准仔细检测试割效果(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并以此为依据对相应部件(如风机进风口开度、振动筛筛片角度、脱粒间隙、拨禾轮位置、半喂入收割机的喂入深浅、全喂入收割机的收割高度等)位置及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再进行试割并检测,直至达到质量标准为止。作物品种、田块条件有变化时要重新试割和调试机具。

4.如何选择水稻机收作业路线?

行走路线最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①四边收割法。

对于长和宽相近、面积较大的田块,开出割道后,收割一个割幅到割区头,升起割台,沿割道前进5~8米后,边倒车边向右转弯,使机器横过90°,当割台刚好对正割区后,停车,挂上前进挡,放下割台,再继续收割,直到将谷物收完。

②梭形双向收割法。

对于长宽相差较大、面积较小的田块,沿田块两头开出的割道,长方向割到割区头,不用倒车,继续前进,左转弯绕到割区另一边进行收割。

③分块收割法。

考虑集粮仓容积,根据作物产量,估算籽粒充满集粮仓所需的作业长度规划收割路径,针对较大田块,收割至田块的适当位置,左转收割穿过田块,把一块田分几块进行收割。

5.如何收割潮湿水稻及湿田作业?

在季节性抢收时,如遇到潮湿作物较多的情况,应经常检查凹板筛、清选筛是否堵塞,注意及时清理。有露水时,要等到露水消退后再进行作业。在进行湿田收割前,务必仔细确认作物状态(倒伏角的大小)和田块状态(泥泞程度),收割过程中如遇到收割机打滑、下沉、倾斜等情况时,应降低作业速度,不急转弯,不在同一位置转弯,避免急进、急退,尽量减轻收割机的重量(及时排除粮仓内的谷粒)。若在较为泥泞的湿田中收割倒伏作物或潮湿作物时,容易造成割台、凹板筛和振动筛的堵塞,因此需低速、少量依次收割,并及时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的秸秆屑及泥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更换半履带,以适应泥泞田块正常收获作业。

6.如何正确收割倒伏水稻?

收割倒伏水稻时,可通过安装“扶倒器”和“防倒伏弹齿”装置,尽量减少倒伏水稻收获损失,收割倒伏水稻时放慢作业速度,原则上倒伏角小于45°时收割作业不受影响;倒伏角45°~60°时拨禾轮位置前移、调整弹齿角度后倾;在倒伏角大于60°时,使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逆向收割,拨禾轮位置前移且转速调至最低,调整弹齿角度后倾。

制作单位: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金陵科技学院

全国农机化教育培训中心

支持单位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

江苏省农业工程学会

江苏省农业机械学会

鸣谢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白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江苏农仿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编辑部

来源: 智能化农业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