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施工中的挑战与创新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北锚碇施工现场(中铁大桥局供图)
数智化建设引领未来
张靖皋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技术创新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项目建设团队自主研发了信息化平台,利用BIM系统实现了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这一系统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为后续的运营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BIM系统的应用,使得桥梁的每一个构件都与详细的信息相关联,包括材料合格证明、质量检查报告等。这种数字化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同时也减少了对纸质资料的依赖,实现了环保和效率的双重提升。
张靖皋长江大桥ZJG-A2标段BIM信息部负责人于硕表示:“BIM协同管理最大的好处就是便捷性,我们原始的时候一个桥梁建成了,纸质资料可能要放一整个房间,时间久了容易破损,通过这种数字的方式它的保存可以是无限的。”
长三角地区发展新动脉
张靖皋长江大桥的建设,不仅是工程技术的突破,更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的建成将大幅缩短张家港、靖江和如皋三地的交通时间,由原本的40分钟轮渡缩短至仅需10分钟车程,极大地提升了区域交通的便捷性,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
同时,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创新技术和数智化管理手段,也为国内外的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张靖皋长江大桥将成为展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实力的又一张名片,向世界证明中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来源: 人民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