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水生哺乳动物,属哺乳纲、鲸目、鼠海豚科江豚属,俗称“江猪”。长江江豚曾经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亚种,2018年4月11日被升级为独立物种。长江江豚体型较小,体长一般在1.2m左右,最长的可达 1.9m,全身呈铅灰色或灰白色,头部钝圆,其额部隆起前凸,吻部短而阔,且带有一定弧度,正面看上去就像一个笑脸,被人们称为“微笑天使”和长江生态的“活化石”。

长江江豚生性活泼好动,游泳技巧高超,可以在水中进行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高难度动作,喜欢紧跟行驶的大船后面,随着浪花起伏、戏长江江豚还会将头部露出水面,一边快速地向前游进,一边将嘴一张一合,并不时从嘴里喷水,有时可将水喷出 60cm~70cm 远。长江江豚一般每隔 1min 就要到水面上进行一次呼吸,呼吸时仅露出头部,尾鳍隐藏在水下,然后呈弹跳状潜入水下,受到惊吓时其下潜的时间可达8min-9min。

长江江豚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部分水域,一般单独活动捕食,有时也过群居生活,结对配合捕食。食物包括长江中的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鱼、大银鱼等鱼类。

长江江豚还是长江中的“天气预报员”,在大风、暴雨等天气来临之前,江豚呼吸频率就会升高,呼吸时头部大多朝向起风的方向出水,身体大部分露出水面,就像是在行拜礼。

关于江豚有个1:4理论,因江豚都是群居家庭生活,如果一头江豚死亡,就意味着其他三头的生命也受到严重威胁。据在2017年的保护江豚公益组织统计有21头长江江豚死亡。江豚死亡的速率每年在5%~10%,若长此以往,长江江豚将继白鳍豚后在15年内功能性灭绝。因此我国进行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饲养来守护江豚。建立了现有保护区:镇江保护区安庆保护区、鄱阳湖保护区、洪湖新螺保护区铜陵保护区、武汉白鳍豚馆洞庭湖保护区。

2023年2月28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了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其种群数量为1249头。这与2017年科学考察结果相比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出现了明显增长,5年间增长了23.4%,这也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有完整统计数据以来,长江江豚种群在经历了30多年快速衰退后首次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很显然,长江江豚自然种群的恢复与国家提出长江大保护战略以来长江生态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尤其是国家自2020年初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以来,长江鱼类资源得到显著恢复,因渔业活动造成的江豚误捕致伤致死事件明显减少,这是促进长江江豚自然种群得以止跌回升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也是我国长期坚持长江豚类三大保护措施,有力推进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饲养繁育研究相结合的整体保护体系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李名扬.长江中的微笑天使[J].中国水产.2021.

[2]拯救长江江豚留住“水中精灵”的微笑

[3]郝玉江.长江江豚保护进展的回顾性分析及进一步保护建议

[4]徐跑.长江江豚保护进展与工作展望

来源: 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