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他是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倡议并促成了中国工程院的成立,他研制了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和第一台激光器,他就是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

王大珩祖籍江苏,1915年出生的时候,从事气象工作的父亲为了给儿子起个好名字,思考了许久,最终取一个相对生僻的“珩”字。“珩”在辞典上有两种解释,一是美玉,形状像古代乐器磬的玉佩上面的横玉;二是珩磨,一种精密仪器的光整加工方法。不管父亲当时的想法是什么,一个“珩”字冥冥之中决定了王大珩的一生。

王大珩自幼聪颖过人,在读高小一年级时,有一次,数学老师讲到兴起之处,竟然出了一道高小三年级的算术题让学生们做。全班哑然,谁也不举手。突然,只见全班个头最矮的王大珩站起来,壮着胆子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踮起脚尖却还是够不到黑板。安静的教室里立刻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老师见状忙搬来板凳为王大珩解难,王大珩踩上板凳唰唰地在黑板上写起来,很快就算出了正确答案。后来,老师仔细地盘问原委,王大珩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说:“数学课讲得太慢了,就忍不住想看看后面还有些什么题,碰上难题就问爸爸。

受父亲科学思维启发的王大珩,从小就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有一天,父亲让王大珩端一碗水来,然后把一根筷子插进水碗里让儿子看,并问道“看到什么了吗?”王大珩回答道:“看到了一根筷子”,父亲又追问“那筷子跟刚才有什么不同?”王大珩回答:“好像有点儿弯。”这时,父亲又把筷子从水里拿出来给王大珩看:“这筷子到底是弯的还是直的?”王大珩答:“是直的。”父亲又把筷子放入碗里,筷子看上去又弯了。父亲对王大珩说:“这就叫折射,是一种光学现象。”王大珩觉得太有意思了,折射像在变魔术,竟能把筷子变弯。这是王大珩平生第一次了解光学现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脑海里牢牢地记住了“光学”这个名词。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被录取到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是杰出的教育家叶企孙教授,他在学术上造诣很深,教学方法灵活独特,从不照本宣科,常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学生出不同的题目。有一次考统计物理学时,叶先生给王大珩单独出了一道题:读一本德文版的统计物理学专著,再根据专著的论点写出一篇有自己见解的文章。王大珩只学过一点点德文,凭自己那点可怜的德文底子不仅要读完这本专著,还要写出自己的见解来,实在有点勉为其难。但叶企孙十分严厉,毫无通融余地,逼得没办法的王大珩只好起早贪黑,整天抱着德文字典一个词一个词地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那篇专著攻读完,德文水平在极短的时间内上了一大步台阶,打下了良好的德文基础。

1936年,王大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留英公费生,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当时的英国工业发达,骄傲的英国人不曾想到来自中国的王大珩虽然身材瘦小,却智慧超群。他的导师对这个矮小的中国学子充满信心地说:“弱国有能人,中国将来是有希望的!”三年后,王大珩考入谢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研究生。1942年,王大珩得知英国昌司玻璃公司要招聘一位物理师,从事新型光学玻璃的开发研制,他认为这一项技术对国家是重要的,便毅然放弃获取学位的机会去公司工作,直至1948年回国。

1952年,经王大珩建议,被赞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在长春成立,在他的领导下,他所在的光机所发展成为我国应用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研制的重要科研开发基地,不到6年时间,相继研制出了“八大件、一个汤”(即:电子显微镜、高温显微镜、万能工具显微镜、多倍投影仪、大型光谱仪、晶体谱仪、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8种有代表性的精密光学仪器和一系列新品种光学玻璃),一举填补了新中国在光学领域的空白。1964年,我国第一个激光专业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立,王大珩兼第一任所长。第二年,王大珩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制订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地面设备组负责人。

1986年,王大珩和其他四位等科学家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批准,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这一“纲要”被称为“863计划”。1992年,王大珩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

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临终前,王大珩一直有三个心愿:第一是编写《中国光学的学科发展史》;第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都了解光学知识,建立中国光学科技馆;第三是进行光学名词的审定,出版一个光学名词的官方版本。

“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搞这般专业很称心。” 这是王大珩70岁时给自己写的一首词,也是他对深爱着的祖国和光学事业的真诚表达。

来源: 岳阳市科技馆 李昶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