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种”(invasive species)这一概念在生态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为了全面理解这一概念,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入侵物种的定义、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一些具体实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差异。

“入侵物种”指的是那些非本土的动植物物种,这些物种在被引入到新的生态系统后,能够迅速繁殖并对当地的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这些物种可以因人为活动(如运输、贸易、栽培)或自然原因(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而迁移到新的区域。入侵物种通常具有繁殖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适应性强等特点,这使得它们在新的环境中能够迅速扩散并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显著的冲击。

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当然首当其冲、我们在各种媒体报端看的最多的一点,是它们长得太快、生的太多,初来乍到又没有什么天敌,就很可能与本土物种争夺资源,如食物和栖息地,进而造成本土物种生存压力的增加,甚至导致灭绝。二是,入侵物种可能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例如某些植物入侵后可能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从而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而且入侵物种还可能扰乱生态系统的功能,如通过改变营养循环、影响生物多样性等方式。

入侵物种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可能对经济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某些入侵植物可能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某些入侵动物可能对渔业资源造成威胁,从而导致经济损失。同时,一些入侵物种可能带来新的疾病或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比如某些入侵昆虫可能传播病原体。

就比如在海上,航运就可能无意中带来入侵物种。我们知道,大海航行中,压舱水是船只在航行过程中用来维持平衡和稳定的水,这些水通常会被从一个港口抽取,随后在另一个港口排放。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带来不小的问题。当船只在不同的海域之间转移时,它们可能会携带压舱水中的外来生物。这些生物包括微小的浮游生物、鱼类幼体、藻类等,它们在新的环境中可能没有天敌,能够迅速繁殖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这些入侵物种可能会与本土物种争夺资源,改变生态系统结构,甚至导致本土物种的灭绝。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国际船舶压舱水和沉积物控制公约》(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Convention)。该公约要求船只在处理压舱水时采取措施,以减少外来生物的转移风险。根据这个公约,在船只离开原港前对压舱水进行处理,以杀死、或去除其中的生物;在新港口排放压舱水时,确保符合当地环境要求和法规;得建立有效的记录和报告系统,以监测和评估压舱水管理的效果,等等。

今天本文中,我们就以例如太阳珊瑚(Tubastraea)为例,来谈谈这个家伙的“双重角色”(好尴尬!)


上图:太阳珊瑚。摄影:Franklin Samir Dattein (CC-BY-2.0)

以太阳珊瑚为例,它在其原生地和新引入地区,角色有所不同。

它是一种非光合作用的珊瑚。不同于大多数浅水珊瑚,太阳珊瑚并不需要共生藻类来提供能量,而是通过伸展长触手,来捕食浮游生物,以此来获取营养。太阳珊瑚的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无性繁殖,通过延伸匍匐茎形成新的珊瑚个体;也可以有性繁殖,释放幼虫进行扩散。所以,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可以在深海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中生存,并能够在人工结构物上定居。

这么厉害的太阳珊瑚,目前在巴西,已经成了不受欢迎、“人人喊打”的入侵物种。它“入侵”巴西,实际上是一个偶然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油平台和船只的移动,这些珊瑚被无意中带到了巴西的海域。最初它们并不在这个区域生长,但由于缺乏天敌和适应能力强,太阳珊瑚迅速在巴西的珊瑚礁上繁殖开来,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也就是说,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太阳珊瑚是土著物种,与当地的生态系统保持了相对平衡。在这些“家乡”区域的栖息地中,太阳珊瑚通常作为珊瑚礁的一部分,与其他珊瑚、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共同构建复杂的生态系统。它们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并与本土物种共同维持了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在这些原生地,太阳珊瑚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是和谐的,它们与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协同工作,保持了生态平衡。

但是,当太阳珊瑚被“偶然地”引入到美洲大陆后,它们成为了入侵物种。主要原因在于,它们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比巴西海域的当地的珊瑚更具有竞争优势,并且在新的生态系统中缺乏自然天敌,这使得它们能够迅速扩散。缺乏天敌使得太阳珊瑚在新的环境中没有了自然的控制机制,从而能够不受限制地繁殖。它们还可能与当地的本土珊瑚和其他生物竞争资源,如食物和栖息地,这进一步扰乱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如今在巴西,太阳珊瑚的入侵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让海洋部门非常头疼。它们的快速扩展可能覆盖其他本土珊瑚,影响珊瑚礁的生长和结构,并减少本土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太阳珊瑚的入侵还可能改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营养链和能量流动,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该国海洋部门、研究人员和环保组织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利用先进的技术如水下机器人和声学信号监测系统来精确定位和清除太阳珊瑚。同时,还通过人工清除入侵物种,恢复受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并采取措施防止未来的入侵。

所以,当我们说“入侵物种” 的时候,别忘了: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就像亚洲鲤鱼在我们的餐盘里面是美味,在中餐里面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广泛欢迎;而在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区,亚洲鲤鱼却被视为入侵物种,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当地居民对它们深恶痛绝。

未来,随着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加剧,“入侵物种”的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的复杂。要成功应对和控制入侵物种带来的挑战,恐怕还任重道远。太阳珊瑚这一案例,说明了入侵物种在其原生地和新环境中的不同角色和影响,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入侵物种时,最好是“防患于未然”(亡羊补牢的代价很大!)。

(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THE END

文 | 王芊佳
编辑 | Samantha
排版 | 绿叶

参考资料略

来源: 海洋与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