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聂旋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审核:金 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上消化道出血是危及当代人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之一。当血液从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部位流出,不仅意味着身体内部的平衡被打破,更预示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治战役即将打响。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患者家属往往手足无措,护理过程中充满了各种疑惑:为何患者在出血期间需要吸氧?心电监护的意义何在?患者能否下床活动?饮食饮水又该如何安排?这些问题如同迷雾中的重重关卡,考验着家属的智慧与决心。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成为影响患者康复的绊脚石。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之道,为患者家属提供一份详尽而实用的指南,共同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一、上消化道出血期间为什么要吸氧?
红细胞具有携氧作用,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红细胞大量丢失,会导致贫血,吸氧是为了增加血液中的氧浓度,防止因大量出血而导致血中氧合血红蛋白减少所致的机体缺氧,以缓解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
吸氧治疗时不要随意调节氧流量。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上消化道出血期间为什么要使用心电监护?
上消化道出血期间使用心电监护的目的主要是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心电监护各监测指标正常值如下。
1.心率:60~100次/分。
2.血压:收缩压90~139 mmHg,舒张压60~89 mmHg。
3.指脉氧:≥95%。
4.呼吸频率:16~20次/分。
若发现任意指标异常,需及时通知医务人员查看。
三、上消化道出血期间为什么要绝对卧床休息?为什么要抬高双下肢15°~30°?是否可以翻身?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上消化道出血期间体内的有效血容量减少,一方面可能出现心慌、乏力、出虚汗、头晕、黑矇等症状;另一方面,失血后机体处于缺氧状态,绝对卧床休息不仅可减少机体耗氧量,而且还可以避免因体力不支导致跌倒/坠床等意外的发生。
将双下肢抬高15°~30°可以增加回心血量,从而降低腹内压,保证心脏和大脑供血的充足。
长期卧床者需定时变换体位,不可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特别是有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的患者,必要时需1小时更换1次体位,翻身时需缓慢,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四、绝对卧床休息期间如何预防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是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疼痛感。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因此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是关键。
1.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每天擦浴1次,如条件许可,可采用淋浴,水温不可过高。对于皮肤干燥者,适量涂抹润肤露或赛肤润。
2.保证患者营养充足。
3.持续关注患者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对大小便失禁者,应及时给予皮肤护理,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4.患者卧床休息时需摆放合适的体位,以减轻骨隆突处压力。在坐位或卧位时避免足跟、肘部、头部或耳部长时间受压。
5.绝对卧床患者需每1~2小时更换1次体位,坐轮椅的患者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每小时进行1次减压活动。
(1)抬起身体减压:可以完全缓解臀部压力,但是只适用于有足够的臂力和躯干控制能力的患者。
(2)身体前倾减压:可以减轻坐骨结节承受的重量.
(3)侧向一边减压:可以释放对侧的压力,两个方向交替进行。
注意事项: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活动的患者坐位不超过30分钟;对于自己不能独立完成重量转移的患者,需要他人每1小时协助更换1次体位。
6.使用软枕或海绵状填充物来保持患者体位,不可使用环形垫。
7.卧床患者床头抬高的角度尽量<30°,尽量缩短床头抬高的时间。
8.用托单或吊架等设备来帮助患者抬高身体,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9.对于活动受限、卧床的患者,应定时给予肢体功能锻炼,保持肌肉活动,预防肌肉萎缩。
10.禁止摩擦、揉搓骨隆突处发红的区域。必要时可以借助防压力性损伤产品保护皮肤,如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防压疮床垫等。
五、上消化道出血期间为什么要禁食、水?如果出现口干、口渴该怎么办?
上消化道出血期间应严格禁食、水,以免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加大再出血风险。出现口干、口渴时,不可盲目饮水,可用湿棉签沾湿嘴唇,或者用温水漱口。另外,口干、口渴症状除禁食、水因素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因素所致血容量不足的情况。
六、上消化道出血期间能刷牙、洗头吗?
出血期间应避免大幅度活动,以降低出血风险。乏力明显的患者由医护人员进行口腔护理,再使用碳酸氢钠漱口液漱口,每天4次(三餐后和睡前);患者可由医护人员协助在床上洗头,酒精擦拭或使用免洗洗发帽洗头。
免洗洗发帽的使用方法见下图。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