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亦真
摄影:杨浦东

从复杂自然环境目标电磁散射,到辐射传输与空间微波遥感信息技术……这一长串的专业名词,大概鲜有人能侃侃而谈。可若说起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与海洋卫星、探月工程“嫦娥”卫星的遥感以及北斗导航定位等,或许许多人都听说过有多重要。

其实,在这些科技成就中,就包含电磁波物理与遥感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团队的许多贡献。也正因为在这些基础科研领域的持续突破,我国在国际微波遥感基础理论及其重要应用方面已占据世界前列。8月10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大师课堂——到科学会堂·听院士讲课”专题讲座上,金亚秋院士以《科学的召唤与砥砺之路——我的学习成长与科学研究》**为题,倾心分享他的逐梦之旅,娓娓道来遥感科学的“诗与远方”。

不忘初心 儿时立志科学梦“将来我要当一名科学家!”这是多少人儿时美好的远大理想,又是多少人成年后轻易忘怀的“童言稚语”。孩提时代的金亚秋得知有华人科学家荣获诺贝尔科学奖,为中华增光的大新闻,成为科学家为国增光的梦想却已然在他年幼的心灵悄悄萌芽。

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生涯,金亚秋感慨道:“在上海中学的学习生活是我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在他看来,中学阶段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能够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坚实的文化基础。1965年,金亚秋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大的学习生活带给了他更高的眼界和更大的理想。虽然由于文革正常的学业被中断,但痴迷于学习的他并未就此放弃,他一直认为“获取人类的知识财富是一件快乐和神圣的事情。”在被分配至广西工厂工作期间,金亚秋经常与工人师傅一起搞技术革新,凭借童年的绘画功底,参观时把重要有用的机器画下来,量好关键尺寸,回去设计改画成图纸,这些技术革新自主解决工厂许多急需设备的难题。

**科学报国 心怀“国之大者”**1978年,中国科学的春天来了,32岁的金亚秋以优秀的成绩作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学习。5年后,金亚秋成为该系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来自新中国的研究生。

当时,中国在星载遥感领域的基础研究相当薄弱,而已在遥感科学研究上有所建树的金亚秋,将儿时立志的科学梦化成一片赤诚“中国心”,毅然回国投身于我国电磁波物理与空间遥感的基础科学研究。30余年来,金亚秋已在国内外发表900多篇学术论文、17部学术专著与文集,是我国空间微波遥感的首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5年,金亚秋获颁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杰出成就奖,是这一奖项设立50年来第一个欧美国家之外的获奖科学家。2024年,金亚秋又获颁IEEE金质弗罗林奖。“我站上领奖台,就是中国科学家能为世界人类做贡献的最好证明。”两次站在国际颁奖的舞台上获奖发言时,金亚秋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且在外国的土地上为中国获得了大奖。”金亚秋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等二十多项科技奖励。

“微波视觉”是金亚秋首先提出的新概念,在他主持的国家级重点项目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微波域的研究,能够在微波遥感目标识别的大数据中精准快速解译复杂环境重要目标的特征信息。

**一路奔跑 追寻科学的“诗与远方”**如今,中国的空间遥感科技在世界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科技发展就是一直在向前奔跑,从最初的追跑,到后来不少领域实现平跑,我们还要在更多领域实现领跑!”在金亚秋看来,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已经具备领跑的物质条件,接下来,就是努力实现多方位的领跑。

“科技创新并非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执着的努力、艰苦登攀的创新探索。”金亚秋认为,科研是一场长跑,成就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在党中央强调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号召下,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研环境与科研条件有了巨大的进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事在人为,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国的崛起做好自己的工作。”

去年过生日,金亚秋为自己画了一张贺卡,取名为“忘记变老”。画中,一位老人在跑道上奔跑,越过终点线后还在继续奔跑,丝毫不顾后面闹钟的提醒。对于在场的青少年,金亚秋寄予殷切希望,鼓励他们志存高远,“你的眼界有多大,你的工作成果就有多大。要看最好的,要看最高的,要看到全世界。” 未来的岁月,是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身处一个很好的历史发展时期,要心怀‘国之大者’,有所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来源: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