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祖宗,怎么这么不小心受伤了!”“疼么,来给你吹吹!”

外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伤口位置、大小、深度、清洁度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然而,专业医学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很多人在伤口处理时“误入歧途”,使伤口进一步出现感染、愈合时间延长以及不必要的并发症。

吹气真的能缓解伤口疼痛么?

很多人习惯在受伤时对着创面吹气,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缓解疼痛。但这种方式真的有用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伤口疼痛的原因。

在我们的皮肤表皮下广泛分布有游离神经纤维和感受器,当我们受到外伤等刺激时会激发感受器和痛觉神经,引起疼痛症状。

图源:Pixabay

一般缓解疼痛的方式主要有三类:①心理干预;②转移注意力;③药物干预。目前有研究提出,合适的温度也能缓解疼痛。但这些研究设计样本量小、方法局限,结果也相应缺乏科学依据。

往伤口吹气,气流激发伤口周围皮肤的触觉,因而让我们转移了注意力,会觉得似乎“没那么疼了”,同时,毛孔汗液的挥发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局部温度来抑制痛觉神经。但不管何种原因,这种“缓解疼痛”的方式并不可取。

一方面,是否真的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尚不清楚;另一方面,唾液中含有百余种不同的微生物细菌,可能会导致伤口二次感染。如果吹气之人将牙周疾病和口腔特殊病原体传染给伤口,对受伤之人可谓雪上加霜!

生活中的伤口如何处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伤口类型多种多样,许多人应急处理知识薄弱(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采用唾液消毒伤口、草药、粉末包扎伤口等),对伤口处理不重视,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导致不可逆的损害。这里我们按照擦伤、裂伤和烫伤这三类常见的伤口来分享处理方法。

①擦伤

擦伤作为皮肤的表浅伤口,其皮肤深层组织是完整的。处理原则为“一清二消三评估”。

一清: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清洗伤口,冲洗掉伤口附着的异物。

二消:辅助碘伏消毒,以伤口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至5cm范围,消毒2~3次。

三评估:清洗消毒后,需要评估擦伤的创面,如果伤口浅、面积小、无明显污物附着,则无需过度包扎;如果面积稍大,或是儿童擦伤,建议予以纱布包扎并做好保护,避免新鲜创面二次损害;如果伤口面积大且附着污物无法清洗干净,或伴有局部渗血不止、局部肿胀、疼痛明显,建议及时就医。

②裂伤

裂伤包含了由锐器、跌倒等导致皮肤裂开的一系列损伤及皮肤真皮层、脂肪层的伤口。处理原则为“一止二估三送医”。

一止:重要的话说三遍,先止血!先止血!先止血!首先,用干净的纱布压迫出血最猛烈的地方或者压迫创面近端动脉。

二估:压迫伤口5~10分钟后,缓慢打开纱布观察创面,评估大小、深度。如果是干净的锐器所致、创面浅、长度不足1cm,且创面对合整齐成线、没有继续出血,可以在清洗、消毒、涂抹抗菌软膏后进行包扎,等待自然愈合。

三送医:反之,如果是地面撞击、被污染的器具割伤、伤口位置比较敏感(如头面部伤口),或遇到伤口深、长、局部肿胀厉害、出血不止,应当在给予创面包扎压迫止血后及时去医院进行更加专业、完整的的清创、消毒、缝合、包扎治疗,并注射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或者抗毒素,辅助消炎药避免细菌和破伤风梭菌的感染。

③烫伤

烫伤处理原则为“一离二冲三脱四盖五就医”。

一离:首先远离热源,避免二次伤害。

二冲:由于刚被烫伤的伤口会有大量的余热渗透组织,所以需要进行及时降温散热处理,否则会对深层的组织造成损伤。因此,我们要在接下来用干净流动的冷水冲洗20~30分钟减少热力侵入。

三脱:用剪刀等工具去除伤口周围衣物,期间避免损伤水泡,增加感染风险。

四盖五就医:如果烫伤面积大、烫伤处皮肤呈灰白/红褐、位置敏感(例如颈部、口腔、会阴等部位烫伤),应立刻使用无菌纱布或者干净毛巾覆盖伤口,并转入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如果烫伤面积小,局部稍红肿,可以辅助低浓度聚维酮碘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再外用抗生素软膏及生长因子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扭伤时,面对冰敷、热敷该何去何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脚踝扭伤等局部软组织的损伤,有人说应该冰敷,有人却说热敷好,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外伤早期,也就是受伤后48~72小时内,建议冰敷。一方面,冰敷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引发外周血管收缩,减少渗出和局部组织水肿。另一方面,冰敷能抑制感觉神经,降低代谢和炎症反应,起到一定镇痛作用。我们可以每次冰敷10~20分钟,每次间隔2~3小时。

而急性损伤48~72小时后,出血基本都停止,疼痛感也大多缓解,此时采用冰敷意义不大,改为热敷更能起到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而热敷的时间和最佳温度没有严格设计的临床研究。根据部分临床文章和数据,建议40~50℃湿敷,热敷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当然,具体冰敷还是热敷需要根据外伤的部位、外伤类型及损伤情况而定,切勿盲目干预。

外伤种类多,且发生突然,正确掌握伤口处理方法才能有效避免二次伤害!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作者:魏仪,重庆医科大学博士、全国十佳科普使者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