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奕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姜思凝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审核:李 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主任医师
68岁的张阿姨常常乏力、头晕,在菜场突然两眼一黑晕倒在地,醒来心慌了很久。当天在心内科医生的建议下,张阿姨做了能监测24小时心电活动的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张阿姨拿着Holter报告一头雾水。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报告上写着:24小时内总计心脏搏动62054次,平均心率43次/分,阵发性心房颤动,其中心动过缓事件 (心率<50次/分)持续时间占总时间的75%,共发生48次长间歇,最长停搏时间为 5.56秒。
心内科医生建议张阿姨立即住院安装起搏器,“房颤又合并了严重的停搏,不装起搏器的话太危险了!”
张阿姨顺利住院,和同是房颤的孙阿姨一个病房。在医生查房的时候,张阿姨听到主管医生正在向上级医生汇报:“张阿姨,68岁,乏力1个月,突发晕厥伴心悸1次入院。Holter提示阵发性房颤,窦性心动过缓,有大于5秒的停搏,目前起搏器植入的指证是明确的。”“孙阿姨70岁,也是房颤,阵发性心悸1年,明天进行射频消融。”
张阿姨马上问:“医生,孙大姐也是房颤,既然我们是同一种病,为什么给她做消融,给我装起搏器,会不会搞错了?”
医生笑了,“张阿姨您真细心!虽然都是房颤,但您是慢快综合征,孙阿姨是快慢综合征,你们的治疗方式当然有很大的不同。”
“什么快快慢慢、慢慢快快的,您快给我们姐妹两人好好讲一讲!”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心脏的传导特点
心脏之所以能够规律地搏动,是因为内部存在一条电路——心脏传导系统。电路的指挥官是窦房结,如果左心房和肺静脉交界的心肌捣乱,发放杂乱的电信号,就可能干扰窦房结正常指挥,导致心脏不规则乱颤,这就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有的人在房颤终止后,恢复窦性心律前会先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心悸、胸闷,随后出现乏力、头晕、两眼发黑,甚至晕倒。这种“快后慢”的表现,被命名为快慢综合征。
另一种人本身存在严重而持续的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在这期间出现快速的房颤发作,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持续的乏力、反复的黑矇或晕厥,期间伴心悸、胸闷。这种“慢中快”的表现,被命名为慢快综合征。
快慢综合征和慢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等均存在很大的差别。
二、什么是快慢综合征?
快慢综合征是在原发的快速性房颤基础上出现的继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心脏停搏。因为房颤时心脏搏动太快,泵血少,传导系统的供血差,“饿”着了窦房结这位传导司令官,所以指挥心脏搏动的节奏也就变慢了;另外,房颤时心肌释放的乙酰胆碱,也会干扰窦房结的指挥功能。
快慢综合征典型心电图表现是一串快速发作的房颤后紧接着一段较长的直线(停搏)。患者黑矇、晕厥的症状,往往伴随于心悸、心慌之后出现。
由于窦房结本身的功能正常,只要去除了“快”,就能避免“慢”或“停”。快慢综合征的患者治疗上通常采用消融的方法去除“快”的节律,临床上常用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进行肺静脉隔离,能够有效阻止房颤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症状。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什么是慢快综合征?
慢快综合征则是先有严重而持续的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在此基础上再发作房颤、房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多为合并心脏器质性疾病的老年人。患者常有持续的乏力、头晕、反复的黑矇甚至晕厥,间断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
在心电图上,我们会看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上也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基础上出现房颤、房性心动过速,可以看作是对心脏搏动缓慢的一种代偿。
不同于快慢综合征,慢快综合征在治疗上要首先解决“慢”的问题,通常通过植入起搏器来纠正症状性的慢快综合征。解决了慢的根本问题后,房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会明显减少。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但临床上还有部分患者在植入了起搏器后房颤仍然持续,反复心慌影响生活质量,可以采取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或者房颤消融治疗对“快”进行综合干预。因为提前植入的起搏器规避了“慢”的风险,抗心律失常治疗的选择更多,安全性更强。
慢快综合征的张阿姨顺利植入了起搏器,快慢综合征的孙阿姨也完成了房颤的射频消融手术,两个人一起走在逐渐康复的道路上。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