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我们每每谈到吃饭问题的时候,常常提到的是袁隆平。其实在我国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院士,对水稻生产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他就是我国著名农业家、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中科院院士、被称为“中国稻作学之父”的丁颖。
丁颖出生于清朝末年,身为边远乡村一个普通农家的第12个孩子,他自幼过着农耕生活,对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食不果腹的生活感触极深,从小便立志要科学救国,为人民温饱尽责尽力。
虽然世代为农,家境贫寒,丁颖的父亲却相当重视教育,不惜借债也要送他求学,让他成为全家第一个读书人。丁颖第三次赴日留学研修稻作学回国后,便担负起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事业拓荒者的重任,在国立广东大学农科学院执教。他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积蓄做补充经费,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育种场。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办学,在最艰难的时候,只能靠“卖青草”这样预售良种的方式解决经费困难的问题,维持科研、教学工作。后来又增设了多个稻作试验场,这些试验场建立后,他把教学、科研、生产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稻作试验场里学习知识,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开展了相关农学工作,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又能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到学科知识,把理论和实际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教师们也能够在实践中实现教学理论的创新。试验场的建立对选育优良稻种,改进栽培技术,发展华南粮食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而水稻科学的发展和学术水平、教学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科研上,他运用生态学观点对稻种的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家品种系统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将中国稻作区域划分为地域分明、种性清楚的6个稻作带,并指出温度是决定稻作分布的最主要生态因子指标,这对指导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丁颖一生撰写了140多篇水稻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已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在《丁颖稻作论文选集》中,其中《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反应特性的研究》等曾获得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稻学分类,丁颖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水稻专家,也正是因为他对中国稻作发展的重大贡献,丁颖被称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古往今来,有成就的科学家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在象牙塔中专注于自己领域的研究,把学科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里程,他们无疑是值得敬佩的。还有一类是除了在科研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外,还心系民生、身体力行地把科研成果转化,直接为苍生造福,而他们往往更让万民景仰。丁颖正是后者。1924年学成回国后,丁颖在广东大学农科学院出任教授。当时的中国广种稻米却无法满足内需,每年要进口洋米七八百万担,1000多万两白银源源外流,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更是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革新农业、造福苍生的热血时刻在丁颖心头翻涌,他积极开展水稻灌溉和吸肥规律的研究,并对广东粮食生产问题做了大量调查,写出了《改良稻作计划和救荒计划》上报政府。然而,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却置若罔闻。失望之余,丁颖立下誓言,决心立足现实,以“蚂蚁爬行的方式,苦干到150岁”。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1927年,丁颖在茂名县公馆圩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试验场。令人感叹的是试验场的主要建设资金竟是来源于丁颖变卖祖产所得和多年的工资积蓄。该试验场以育种为主,同时开展灌溉、施肥、气象、稻作分类等研究。在这里,无论从居住、伙食、衣着乃至肤色,这位留洋教授都与农民没有两样,农民兄弟称他为“谷种佬”。每天劳作完毕,其他人休息后,丁颖还要在油灯下继续写作研究。
多年的科学研究中,丁颖总是把农民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将野生稻抗御恶劣环境的种质转育到栽培稻种中,育成了让后来很多中国人都能吃饱饭的早期“千粒穗”水稻品种。这一成果对发掘水稻高产潜力的研究具有启迪意义,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极大关注,轰动了全世界。但他很快把这项研究工作搁置下来,因为他发现“千粒穗”种性不稳定,加上当时农民耕作水平落后,难以解决在生产中需要具备的条件,于是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解决人民温饱的实际研究中去。除了“千粒穗”品种以外,他运用杂交育成的优良品种“中山1号”在生产上应用达到半个世纪,此外他还选育出水稻优良品种60多个,创立了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无论是在试验田中进行水稻栽培试验,还是在广东各地办育种试验,丁颖总是身先士卒亲自下田劳作。甚至到1963年,他已是75岁的老人,作为中国农科院院长这样的部级“高官”在考察西北稻区时,仍不顾年迈体衰,坚持赤足下田,体察雪水灌溉对稻根生育的影响。
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时代,填饱肚子是百姓眼中的头等大事。而在1929年丁颖就因为育成杂交水稻品种获得“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直到上世纪60年代,袁隆平发表了有关文章之后,这个称号就逐渐变成了袁隆平的代名词。近年来,常有人把丁颖和袁隆平放在一起做比较,但牛顿也曾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水稻的亩产越来越高,科学研究也向前发展,在学术上,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很常见的事情,因为后人能站在前辈巨人的肩上,所以与其争论谁更应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头衔,不如把他们取得的成就认真记录下来,讲给孩子们听,弘扬他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来源: 岳阳市科技馆 李昶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