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仙林园区有一座精致的人物铜像,他就是追星60载、心系祖国的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也是这座天文台的首任台长——张钰哲。之所以享受如此殊荣,是因为他在天文学领域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组织拍摄了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他是发现小行星的中国第一人;他第一次提出从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1978年,国际小行星中心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宣布将1976年10月23日由美国哈佛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Chang"(张)。甚至中国天文学的最高奖,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张钰哲出生在福建的一个普通家庭,17岁考进清华学堂,21岁考入康奈尔大学后又转入芝加哥大学,毕业后到叶凯士天文台参加工作。1928年,他用60厘米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照惯例,发现者有给行星取名的权利,身处异国他乡的张钰哲,激动的摘下眼镜揩去激动的泪水,感慨道:天文学乃是我国古学,其成就早就领先于世界各国。只是到了近代,我国才落后于西方,就天上闪烁的行星来说吧,没有一颗是中国人发现的。多年来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中国人发现了行星,中国的名字也将在太空遨游,“就叫它‘中华星’吧!”

归国后,张钰哲发现全中国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天文台,也没有一所大学开办天文系。他只能在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讲授天文学课程。由于国人天文学知识的极度匮乏,日食、月食、彗星、流星等各种天象,都被赋予神秘迷信的色彩。于是,每逢有罕见天象发生,张钰哲就在报刊上撰写科普文章,让人们了解天文学。在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后,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建成了拥有14个研究室和300余名科研人员的综合性天文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不辞劳苦,前往青海高原,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中国后来建立在格尔木的第一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1984年,他以82岁高龄再度应邀访问美国,在哈佛天体物理中心做《今日中国天文台》专题学术报告。

1937年,张钰哲测得一项重要的太阳活动预报:1941年9月21日将有全食带进入我国新疆,是全球400年来罕见的天文奇观,其观赏价值和学术价值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1941年4月,中国日食观测队正式成立,由张钰哲任队长,他亲自带队到昆明集训。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加紧了对香港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轰炸。观测队自德国购进的观测镜被日军炸毁,时间急迫,再从国外进口仪器设备已经没有可能。张钰哲急中生智,将一架6寸口径摄影望远镜头取下,配上自制的木架,外蒙黑布以代镜筒,另以24寸反光望远镜底片匣附于其后,用以摄取日冕图像,这时,张钰哲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但更令人棘手的是日食带的覆盖地区,大部分已沦为敌占区,所剩可观测的地区寥寥无几,并且随时都会遭到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张钰哲深知这次观测意义的重大,这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有组织的现代日食观测,其记录将对世界天文科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定要克服困难完成这次意义深远又艰巨的任务。1941年6月,观测队全体成员携带仪器设备,乘坐一辆军用卡车从昆明取道去临洮,开始了三千公里的行程。卡车行至重庆途中,遭遇27架日机的轰炸,张钰哲和他的队员们跳下汽车,钻进农田,趴伏在地,头上敌机盘旋,周围烟火弥漫,空袭过后的公路弹痕累累,尸骨遍野。据统计,观测队抵达目的地,共遭遇日机空袭多达25次。1941年9月21日9时30分,全球瞩目的日全食初亏终于出现了。晴空万里的天空,但见月亮的黑影从西侧开始侵入太阳。40分钟后太阳被“吞噬”了1/3,天空逐渐昏暗,气温下降。不久整个太阳都被“吞噬”了,月球遮住了整个日轮,又过了一会,全食的四周辐射出万道金光,“日冕出现了!”在场群众欢声雷动。10时59分,万物恢复原状。张钰哲和他的队友们观测和捕捉到珍贵的天文资料170多项,共摄得照片200余张,“五彩”影片20卷,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将实况通过无线电波转播到世界各地。这次日食现象,历时3分钟,与张钰哲所预测的情况完全吻合。在中华民族遭受外国侵略之时,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这次成功的有组织的日食观测,其意义早已超出了“天文”的范畴。

1986年,84岁的张钰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天文学事业,他也永远被国人铭记在心,正如人民日报对他的评价:他是一颗永不熄灭的星。

来源: 岳阳市科技馆 李昶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