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泉州疾控”开设“闽台融合健教谈”栏目,以闽台歌诀、谚语、民间文学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健康教育的形式,助力闽台疾控融合发展。
霍乱,属我国法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另一个是鼠疫),也是《国际卫生检疫条例》规定的三种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19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一经出现总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别慌,今天的霍乱是可防可治的。
**1.**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
霍乱弧菌会分泌霍乱毒素,不但使得肠道无法正常吸收营养,还会从组织中“吸出”水和电解质,造成大量的水分排泄物“夺门而出”,引发严重的腹泻。有近一半的霍乱患者就这样被活活“吸干”,脱水而死。随着器官逐渐衰竭,患者看上去就像一具浑身泛蓝的干尸,因此霍乱又被称为“蓝死病”。
**2.**霍乱有哪些临床表现?
霍乱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5天,通常为2~3天。霍乱患者以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水或血水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每天腹泻可达十几次),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迅速发展为循环衰竭,并导致死亡。
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轻症病例
无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少数病例可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胀感;个别病例出现阵发性绞痛。
2.中、重型病例
腹泻次数频繁或剧烈,粪便性状为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等休克表现。
3.中毒型病例
为一较罕见类型(干性霍乱),在霍乱流行期出现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的中毒性循环衰竭。
**3.**霍乱是怎么传播的?
1.霍乱的传染源是什么?
霍乱的传染源主要是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没有临床表现,但其粪便中能检出霍乱弧菌)。
2.传播途径有哪些?
①通过饮用或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而又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物传播;
②通过接触被霍乱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传播;
③通过食用经苍蝇携带霍乱弧菌污染过的食物传播。
3.什么人容易感染霍乱?
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
**4.**如何发现自己感染霍乱?
1.如果出现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到医院就诊,并做霍乱弧菌的培养检查。
2.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采集粪便或接受肛拭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3.在霍乱疫区内或近日去过霍乱疫区,出现腹泻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留粪便作霍乱细菌学检查。
**5.**感染霍乱后要怎么办?
霍乱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2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感染霍乱后,病人和带菌者要配合做好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疫点的消毒等工作。
**6.**感染了霍乱怎么治疗?能治好吗?死亡率高吗?
霍乱治疗最主要是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采用口服补液治疗或静脉补液,治疗用药涉及到抗菌药物,主要目的是缩短病程、减少腹泻次数和迅速从粪便中清除病原菌。因此,只要及早发现,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溶液,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霍乱并不困难。
目前,口服补液、静脉输液和抗生素的治疗体系已能有效医治霍乱,可把霍乱的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
**7.**如何预防霍乱?
预防霍乱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 ||
此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霍乱的有效措施。目前已有口服霍乱疫苗获批使用,其在霍乱暴发高风险地区的保护效力可达60%-80%,主要用于即将前往霍乱流行地区旅行和工作的高危人群,如口岸人员以及从事餐饮行业的人员等。如果旅行目的地处于霍乱流行季节,建议提前4周口服霍乱疫苗;出现腹泻等疑似症状后应就近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 泉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