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 ,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是二期最南端的遗产点。
上海拥有了首个世界自然遗产。7月26日 ,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 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是二期最南端的遗产 点。
“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更高兴的是 ,崇明东滩的生态价值得到 了世界的肯定 ,整个上海的生态保护工作也得到了世界的肯定。”收到申遗成功的 消息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激动不已。
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位于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东滩保 护区” )的核心区。紧接着的周末 ,东滩保护区的预约参观名额爆满。高温热浪也 难抵世界遗产的吸引力 ,一些家长带着小朋友驱车赶来 ,还有不少市民电话咨询如 何能进入保护区 ,钮栋梁甚至收到一些许久没联系的朋友发来的消息。
“ 申遗成功以后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 ,对崇明东滩的关注度都会越来越高 , 政府部门、社会公益组织也会更加重视东滩的保护宣传工作。可能 ,后续的政府投 入、公益组织的参与都会变多。”钮栋梁表示 ,未来的资源支持尚不好说 ,但如何 更加科学地保护湿地 ,如何让公众享受自然保护的成果 ,是崇明东滩保护区长远发 展面临的课题。
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YS-3)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候鸟飞越西太平洋的补给站
最近 ,一只18年前在崇明东滩环志的红腹滨鹬被河北南堡的鸟友目击 ,根据环 志记录推算 ,它今年至少19岁了 ,已经在迁飞路线上久经风雨。这是保护区记录到 的寿命最长的一只鸟。
每年春天 ,红腹滨鹬从澳洲出发飞往北极的繁殖地 ,单程13000多公里。海洋 上没有食物补给 ,连续飞行五六千公里后 ,小鸟的体重会减少50%-60% ,亟需找 到一片食物丰富的栖息地来补充能量。崇明东滩是它北迁路上可以抵达的第一个补 给站 ,快速进食 ,增肥一倍 ,再继续北上。
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的中间位置 ,崇明东滩是许多鸻鹬类迁徙途中的 必经之地。多年的环志研究表明 ,像红腹滨鹬一样 ,斑尾塍鹬、大滨鹬等长距离迁 徙的鸟类可以中途不停歇地直接从澳大利亚飞往崇明东滩; 中、短距离迁徙的鸻鹬 类 ,如弯嘴滨鹬、大杓鹬等 ,在春季也将崇明东滩作为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崇明东 滩这处“加油站”的质量对于鸻鹬类能否顺利飞越西太平洋发挥着重要作用。
夕阳下的东方白鹳。袁晓 图
目前 ,东滩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鸟类300余种 ,其中有22种全球受胁物种 , 19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5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23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在崇明东滩的记录数量创历史新高 ,野生丹顶鹤首次来到长江以南的东滩保护区越 冬 ,疣鼻天鹅、粉红燕鸥、欧柳莺等罕见鸟类也先后现身保护区。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有一条评价标准:“如果一块湿地定期栖息有一个水 禽物种或亚种某一种群1%的个体 ,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2012至2023 年 ,崇明东滩拥有的“ 1%”总数由7种增至12种 ,包括白头鹤、黑嘴鸥、黑脸琵 鹭、罗纹鸭、斑嘴鸭、大杓鹬、黑尾塍鹬、普通燕鸥、翘鼻麻鸭、小天鹅、花脸鸭 和红颈滨鹬。
须浮鸥。张斌 图
每年5月 ,东滩保护区的芦苇荡里歌声回荡 ,震旦鸦雀、东方大苇莺忙着求偶 繁殖;黑嘴鸥、普通燕鸥和须浮鸥等也在这里筑巢繁殖。钮栋梁注意到 , 白骨顶往 年只在冬天停留 ,三四月离开 ,今年很多白骨顶也留在东滩繁殖 ,最近已经带着幼 鸟在觅食了。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之一 ,东滩保护区不仅是 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长江水系和东海近岸水生生物的重要 洄游通道和繁育场所 ,还拥有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植被资源。
生态修复仍在继续,站在保护区的生态大堤上远眺 ,一侧滩涂辽阔 ,水鸟聚集在水边觅食;另一侧 芦苇、海三棱镳草生长茂盛 ,不少鸟儿隐蔽其中。这幅生态画卷的背后是许多守护 者经年累月的努力。
崇明东滩生态修复区恢复种植海三棱镳草、芦苇等土著植物。澎湃新闻记者 陈 悦 图
吴巍如今是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 ,在2008年来到崇明 东滩保护区工作 ,他记得彼时互花米草入侵凶猛 ,大量取代包括芦苇、海三棱镳草 在内的土著植被 ,但后者是鸟类重要的食物来源。海三棱镳草只有20-30厘米高,而互花米草可以长到2-3米高 ,以碾压之势抢占空间 ,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和数量 随之下降。
2013年9月 ,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开工建设 ,主要包括互花米草生态控制、 鸟类栖息地优化和科研监测基础设施三大部分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生态保护、湿 地修复领域投入最大、规模最大的工程之一。
吴巍介绍 ,生态修复的最大难点在于用何种方式清除互花米草。 由于互花米草 的生命力极强 ,当时在保护区内的扩散范围已经超过20平方公里 ,且清理手段必须 把对保护区的影响降到最低 , 因此 ,在生态修复项目开始前 ,保护区从2006年就开 始探索 ,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研究 ,在不同面积的区域进行试验 ,最终确定了 以刈割和水淹为主的综合处理方式。
修复工程中 ,东滩保护区修建了27公里长的海堤 ,围起24平方公里的栖息地, 并对栖息地进行一系列人工改造。整个栖息地划分为20个生境单元 ,每个单元有不 同的地形布置 ,比如有一些沟渠、池塘、小岛 ,种植食物 ,以适应不同生物的需求。
吴巍解释 ,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实施前 ,崇明东滩主要是潮间带的湿地 ,潮上 带的栖息环境缺失 ,鸟类遇上大潮必须飞到大堤以内的农田栖息。工程实施后 ,潮 上带栖息地形成 ,补完东滩保护区的生态系统。
工作人员在崇明东滩保护区开展基础调查。李博 图
2018年10月底 ,修复工作全部完成。生境条件改善后 ,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 加 ,2023年东滩保护区监测到的水鸟数量超过30万只次 ,比2017年翻倍 ,这也是 保护区开展有规律的水鸟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
小天鹅。陈婷媛 图
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小天鹅身上。20世纪90年代初 ,曾经有3000多只小天鹅 在崇明东滩过冬。后来小天鹅的数量每况愈下 ,到了21世纪初 ,每年冬天只有数十 只甚至十几只小天鹅到访东滩。随着生态修复工作完成 ,小天鹅在崇明东滩的数量 逐渐恢复 ,2022年12月记录数量达2900只 ,生态修复的效果得到印证。
钮栋梁表示 ,保护区内70%-80%的鸟类集中在生态修复区的24个平方公里内 ,而整个保护区有241.55平方公里 ,相当于大部分鸟类集中于10%的区域里。生 态修复区还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 ,比如精细化控制水位和植被面积 ,才能保障鸟类 栖息的功能。
此外 ,东滩保护区内的互花米草基本清理干净 ,但保护区周边依然有大量互花 米草存在 ,它们可能对保护区的自然滩涂形成二次入侵 ,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理。在 地势相对较高、水淹不到的地方 ,加拿大一枝黄花有些蔓延 ,保护区也在研究控制。海三棱镳草等土著物种的种植恢复 ,仍然是保护区的重要工作。
目前 ,崇明东滩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对外开放 ,市民可以预约参观。科普 教育基地设置了4个展馆 ,参观人员可以了解东滩申遗的历程、体验自然教育活动、了解东滩的各种物种。 自2021年7月开放以来 ,截至2024年6月 ,科普教育基 地共接待1.7万余人。
东滩保护区宣传教育科副科长袁赛军介绍 ,保护区正在努力搭建自然教育体系 ,研发湿地教育课程 ,还出版了相关解说手册;组织学校师生开展自然课堂活动 ,普及鸟类保护、湿地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等知识;组织企业等团体开展清洁湿 地志愿者活动 ,举办观鸟生活节、摄影比赛等邀请市民深入了解保护区。
“保护从来不是封闭的 ,我们也与周边社区、公益组织积极展开合作。”袁赛 军举例道 ,在申遗过程中 ,崇明东滩保护区和邻近的富圩村共建社区自然教育中心 ,举办观鸟生活节 ,其间推出观鸟嘉年华、文化市集、非遗手作工作坊等丰富多 彩的活动 ,吸引了上千人参与。
钮栋梁透露 ,围绕自然体验、生态研学活动 ,东滩保护区已经和崇明区中兴镇 多次沟通 ,对于路线策划、志愿者招募、人员培训等形成了初步想法。“资源要保 护好 ,也要合理利用” , 自然项目的适度开发既可以带动周边社区的餐饮、 民宿产 业 ,也能提升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助力崇明生态岛建设。
崇明东滩保护区(长江路出入口)每天有200个预约名额 ,仅参观鸟类科普教 育基地 ,保护区申遗成功后 ,咨询量、预约量都在上升;去年的观鸟比赛 ,鸟类爱
钮栋梁坦言 ,保护区目前的开放程度还不能完全满足公众需要 ,但加强生态保 护、降低人为干扰依然是优先考虑。在此前提下 ,保护区工作人员需要细致考虑 , 哪个季节、一天的哪个时段适合公众进入 ,比如北八滧设置了繁殖区域 ,而这段时 间是繁殖季 ,肯定严禁进入;冬季雁鸭类较多 ,胆子也大 ,人类在两三百米远处的 活动对它们影响较小 ,可以组织观鸟赛或摄影活动 ,让更多的公众走进保护区。
应对申遗成功后的公众热情 ,袁赛军表示:“ 目前 ,我们在保护的前提下向公 众有序开放 ,所以也希望公众理解 ,需要参观的话还是以预约的方式进入保护区。 后续 ,我们会考虑开放更多可以开放的区域 ,完善科普宣教设施和人力 ,提升宣教水平,向公众提供更深度的开放。”
责任编辑:徐祯曜
来源: 澎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