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约20厘米长的七孔骨笛,收束了8000年时光,于贾湖之畔,奏响一段跨越千年岁月的华夏礼乐之曲。

出土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的贾湖骨笛,推翻了中国七声音阶的“西来说”,也将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时间提前到新石器时代前期。近日,记者实地探访贾湖遗址博物馆,踏上这片先民曾经居住、生活的地方,向前追溯8000年时光,寻找华夏礼乐的源头。

探访一支骨笛,一座博物馆

漫步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在湖田相间处,一座博物馆临水而建。

博物馆入门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墙壁,展示着贾湖遗址的“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七声音阶管乐器、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契刻符号……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星灿说:“贾湖文化,中国史前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中华文明的星火从这里点燃。”

数字光影技术与展厅立体的雕塑融为一体,生动展示了贾湖先民建造房屋、耕种稻谷、烧造陶器等生产生活场景。

在贾湖遗址博物馆“骨笛”展厅,参观者可以看到更全面的出土骨笛展示。

正值暑假,记者发现有不少家长牵着孩子的手给他们讲述展板上的内容,也有些年龄稍大的孩子点击展台前的屏幕,全神贯注地观看演奏家使用出土骨笛吹奏《春江花月夜》《沂蒙山小调》《梁祝》等曲目的影像。

沉浸式的体验、骨笛与古笛的叠加,让数千年的碎片在此停驻。笛声悠扬,穿越了千年。

挖掘石破天惊,骨笛出土

1986年5月,一次考古发掘活动中,沉睡了数千年的贾湖骨笛,出现在世人眼前。

时任河南考古所史前研究室副主任的张居中对贾湖骨笛的考古发掘现场记忆犹新。

“我们的考古人员、技工、民工猜测这是笛子或是箫。”张居中说,“可它既没有吹孔,也没有笛膜孔,就目前的初步观察,我认为还是按照考古学惯例命名的原则将其命名为‘穿孔骨管’。”

这类器物到底是不是乐器?如何吹奏?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如何定名?带着疑惑,张居中先后于1986年8月,1987年8月、11月请音乐方面的专家和机构进行专业鉴定。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黄翔鹏、所长助理萧兴华和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童忠良等国内顶级的音乐界专家,对贾湖遗址出土的“穿孔骨管”共同进行了测音研究,发现其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

这个初步研究结果,连同贾湖遗址具有原始文字性质的甲骨契刻符号等重要考古发现一起,在1987年12月上旬“河南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公布,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功能是乐器,又不仅仅是乐器

“大家可能认为它就是个乐器,事实上它不仅仅是个乐器。”张居中告诉记者,从“贾湖古笛”的功能出发,作为乐器只是它相对简单的功能。

“它是礼制的载体,是中国礼乐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张居中拿一座编号为M282的墓葬同时出土有两支骨笛的考古发掘情况举例。

“同时,贾湖古笛也是一种了解气候变化的仪器,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先民也会通过吹这类管子来了解气候变化。”张居中说道。《尚书·舜典》记载:“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在古人的认识中,“时月正日”与度量衡是密切相关的,史书中的《律历志》将音律和历法放在一起。从该角度来理解,“贾湖古笛”也可能是了解气候变化的仪器和制定度量衡的标准器。

张居中表示,如果按乐器分又可以分为两种功能,第一种功能是与祖先、与神灵、与天地沟通对话,把人的意志传达给祖先和神灵;第二种是自娱功能,也就是现代人使用乐器抒发情感。

“贾湖古笛对于贾湖先民来说具备多用途、多功能,要比普通的乐器重要得多。”张居中说。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