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数码时代,许多人会通过手机、平板和电子书等现代设备汲取知识,畅游书海。然而,纸质书籍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予我们一种无可替代的温暖与怀旧之情。

翻开书本,书香徐徐扑鼻而来,指尖轻触书页的纹理,带给我们一种与文字邂逅的仪式感。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翻开书时,不妨略带一点自豪。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在造纸技术上的创新,为文化的传播和世界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改变世界的造纸术

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中,有一章名为“杀青”,这一章描述的并不是采茶工艺中的杀青,而是造纸工艺,里面描述了造纸的五个步骤: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烘干。

《天工开物》成书于明朝末年,但是书中描述的造纸步骤中的“荡料入帘”,是典型的抄纸法造纸术技术。而这种工艺的诞生,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宦官蔡伦。

《天工开物》中展现造纸术步骤的插图

《后汉书·蔡伦传》中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从莎草纸到蔡侯纸

其实,蔡伦制造的“蔡侯纸”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但它的出现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我们就通过对比几种早期的纸,说说为什么“蔡侯纸”才能产生如此影响。

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就诞生了一种名叫莎草纸的纸张。用来制作莎草纸的原材料,是一种生长在尼罗河周围的植物“纸莎草”。纸莎草是一种非常高大的草本植物,可以长到四五米高,具有很长的植物纤维。

对于最早的莎草纸是如何制作的,目前已经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了。但科学家们通过对莎草纸的结构分析,大致推测出了可能的制作过程。

人们推测,古埃及人在制作莎草纸的时候,会先将纸莎草切成约40厘米长的条状,然后浸泡去除糖分,再将这些条状物相互垂直交叠,编织成网状,最后敲打压制去除水分,压制成纸。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用纸莎草造纸的过程有点像是织布或者是制作草席。

古埃及的莎草纸

这样的纸张曾经也被引入到欧洲,但因为这种纸只能用纸莎草制造,成本比较高,没有办法大规模生产。再加上,这样的纸在潮湿环境里很容易发霉破损,在古埃及这样的气候比较干燥的地方还相对容易保存,但到了其他气候湿润的环境里,用它们制作的书籍也很容易损坏,因此莎草纸对世界文明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同样,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有人使用贝伽罗树的叶子来书写记录。比如早期佛教有一些佛经就是抄写在这种树叶上的,被称作“贝叶经”。

然而,无论是莎草纸,还是贝伽罗树的树叶,其实都是对植物纤维的简单应用,用它们做出来的“纸”,质量都不是特别好,比如贝伽罗树的树叶纤维是有方向性的,如果顺着纤维方向很容易写字,但如果垂直于纤维方向,就可能会把纸弄破。

我们国家有文物证据的最早的纸,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比如1933年,发现于新疆的“罗布淖尔纸”,1957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出土的“灞桥纸”,还有1986年甘肃天水出土的“放马滩纸”(放马滩地图),都是西汉时期的纸,都比“蔡伦纸”出现得要早。

“蔡侯纸”不是最早,但影响更大

蔡伦确实不是最早制作纸张的人,但是,蔡伦纸以及他所改进的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却更为深远。

因为和古埃及的莎草纸以及我国西汉时期的几种纸相比,蔡伦纸的质量更好,生产成本更低,这让它有机会大规模生产。能够做到这一点,要归功于蔡伦改进的造纸工艺——抄纸法。

那么什么是“抄纸法”呢?这要先从“浇纸法”讲起。

西汉时期的“罗布淖尔纸”“灞桥纸”“放马滩纸”的制作工艺都属于浇纸法,浇纸法是直接把纸浆浇到帘模上成型。这样做出来的纸的表面粗糙、纤维分布不够均匀,质量相对比较差。另外,浇纸法生产效率和制作成本相对较高,没有办法大规模生产普及。

而抄纸法会在纸浆中加入纸药,令纸浆悬浮,用帘模入水抄出纸张,这样做出来的纸表面较光滑、纤维分布也更加均匀。

而且,在蔡伦的造纸工艺中,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这些原材料不仅来源广泛,而且成本低廉。这使得纸张的制作成本大幅下降。

再加上,抄纸法的工艺也让纸张的生产效率和成功率显著提高,这些都使得纸张有机会普及开来,在这个基础上,大量的名家诗画、文章作品才被保留了下来,实现了文化的传承。

当然了,在蔡伦之后,中国古代的造纸工艺并没有止步。后来的造纸工匠们继续改进造纸工艺,制作的纸张质量也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

纸张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不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早在公元3到4世纪,造纸术就传到了朝鲜半岛,随后通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另外,在东汉末年,大批生活在中原的汉人为了逃避战乱而南迁,他们也将造纸术带入了东南亚和南亚国家。

唐朝时期,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与“大食”国(阿拉伯帝国)交战时,唐军战败,大量工匠被俘,这些工匠中也包括造纸工匠。他们将造纸术传到了中亚的阿拉伯地区。后来通过阿拉伯和欧洲的贸易,又将造纸术传入欧洲。

并且因为中国造纸工艺制造的纸张质量高且成本低廉,很快就取代了传统的莎草纸。纸张作为一种记录媒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

纸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让记录知识和文化思想变得更加方便,让思想能够轻而易举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同时,商业记录的规范化以及纸币的出现,也促进了商业和经济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纸张的普及也为后来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结合,使得纸质书的成本大幅降低。书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思想传播工具,为后来的宗教改革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条件,也为后来欧洲现代出版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蔡伦虽然不是发明纸的第一人,但可以说,经他改进的造纸术,也和其他“四大发明”一样,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推动了全人类的知识传播和文明进步,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1、李晓岑. 浇纸法与抄纸法——中国大陆保存的两种不同造纸技术体系[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1, 33(5): 76-82.

2、

https://zh.unesco.org/silkroad/content/nizhidaomazaozhishuzaisichouzhiluwenhuajiaoliuzhongdezhongyaoxing

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26/c_129379659.htm

4、https://www.cas.cn/zt/kjzt/zykjfmcz/201609/t20160901_4573450.shtml

作者:田达玮科普作者

审核:王弘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