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的世代,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无时无刻不在协助我们连接世界、传递信息、而输入法,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桥梁,其选择和使用习惯也日益受到关注。一些人在使用手机时,会选择与电脑键盘布局一致,输入精度高的26键输入法。而另一些人则会因为9宫格输入法布局集中、按键大、不易误触、方便快捷,而更偏好这种输入法。
输入速度:各有千秋
通过数据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输入内容同时包括中文、英文、数字的情况下,总输入时间26键比9宫格要快。但如果单纯输入中文,9宫格则稍占优势。这说明,两种输入法各有优势,速度上并无绝对优劣。
键盘布局的起源:QWERTY键盘的故事
手机和电脑的26键输入法,其实源自打字机。最初,打字机键盘按照ABCD排列。敲击一下键盘,刻有相应凸版字母的细杆就会弹起,打在色带上,在纸上留下字迹。但如果敲击速度过快,几根细杆同时弹起,就会卡在一起。为了解决卡键的问题,发明家肖尔斯基于“让打字更慢”的思路,发明了QWERTY键盘。这键盘类似现在的26键布局,很好地解决了打字机容易卡键的问题,实现“在不卡死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打字速度”,沿用至今已有156年。
QWERTY键盘受到当时五家规模最大的打字机制造商青睐。随后他们共同成立了联合打字机公司。随着打字机大卖,QWERTY键盘渐渐代替了其他键盘布局,成为标准。
至于俗称9宫格的布局,就要比QWERTY键盘年轻得多。9宫格键盘由传统有线电话的数字按键演变而来。随着1993年第一部支持收发短信的手机问世,手机进入了文本时代,9宫格键盘从此流行至今。
QWERTY键盘成为主流之路
但其实9宫格和26键,都不是键盘布局的最优解,历史上它曾有一些竞争对手。对手一:DVORAK键盘。最常用的字母排在合适的位置;左右手交替敲击,减少单手连击;越排击键平均移动距离最小。平均速度能提高35%。对手二:莫尔特发明的MALT键盘。键位的排布做了较大的改变,提高了拇指的运用,也更容易触及回格键和其他不常用的按键。
因为大多数人惯用右手,但使用QWERTY左手却负担了57%的工作。两小指及左无名指这些最没力气的指头,却频频要使用它们。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仅占30%左右。为了输入一个字,手指需要频繁地上下移动。但是,习惯就是正义。如果换一种布局,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适应,时间成本极高。在经济学中,这被称为“锁定效应”。原因有三:①技术的相互关联性:QWERTY键盘打字机市占率足够高,键盘与产品形成强锁定,生产厂商不愿改变。②规模经济的正外部性:会打字=会使用QWERTY键盘打字,代理商和使用者的增长,使得锁定进一步强化。③投资的沉没成本:代理商鉴于已投入的成本,虽然这不是最好选择,但不会贸然更换。最终,这些键盘都未能取代QWERTY键盘,其使用率在电脑用户中高达99%,手机中接近50%。
中国人自己的中文打字机
进入打字机的时代,因为常用的中文字较多,实现中文打字机是一个大难题。明快中文打字机的面世,可以说是专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中文打字机。
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人们曾尝试研究计算机专用的汉字键盘。但是,随着1983年五笔输入法的发明,用户最多只需按5次按键,就可以在传统26键的键盘上无障碍地输入汉字,开始大规模普及。
值得一提,五笔输入法的灵感,来源于明快中文打字机的上下形检字法。因为不需要专用键盘,学习门槛低,成为80年代中国人接触计算机时必学的输入法,直到后来才渐渐被拼音输入法所取代。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川博士与小恐龙
审核: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倪伟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