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动植物双名命名法的创立者,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在他的著作《自然系统》中,记载了一种如同随意在岩石上涂鸦的铅笔痕迹一样的奇特现象,他为这种痕迹创立了一个类化石属 “Graptolithus”,意为“笔在岩石中书写的痕迹”。
然而林奈并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认为它可能并非生物痕迹,当时的其他科学家有的认为是珊瑚、有的认为是植物,众说纷纭。直到20世纪,科学家们才确定了这是一类海洋动物的化石,这就是笔石。
笔石出现于距今约从5.1亿年前的寒武纪中期,在3.28亿年前的石炭纪早期灭绝,它们虽然个体很小,但在分类上属于半索动物门,进化地位并不低。它们一般仅有1至2毫米,甚至更小,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却可以达到几十厘米甚至更长,这是由于化石保存的并非它们的身体,而是类似珊瑚那样,由它们分泌出来用于居住的中空管子,称为“胎管”。
胎管上有一些分叉或不分叉的枝,每一个枝上具有很多排列整齐、形态相近的管状体,称为“胞管”,自第一代笔石建造的胎管开始,后代的笔石不断建造着胞管,最终就建成了一个个相连的住室,被称为笔石体。根据胎管形态和胞管特征,可以划分为:树形笔石目、管笔石目、腔笔石目、茎笔石目、介壳笔石目和正笔石目。
在保存为化石的时候,它们经常受到降维打击,在页岩里形成细长的碳质薄膜。这是因为尽管笔石本身是立体的,但它们的软体无法保存,而笔石体在沉积作用中逐渐被压扁,其中的有机质成分碳化、分解,好点的勉强留下些痕迹,惨点的在地下水渗透进岩石的过程中被冲刷得渣都不剩,不过,也有被黄铁矿交代,得以半立体或三维立体保存的。
在地质历史上,笔石类生存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它们的演化却非常迅速,不仅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种类,即使在同一时期,不同的海水深度及不同的纬度也有着不同种类的笔石,全球除了南极洲外,笔石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这样的特点使它们和菊石、三叶虫一样,成为标准化石的至臻典范,用它们划分和对比地层,尤其是它们最为繁盛的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能够精确地判断地层的年代以及地理环境。
更重要的是,笔石不仅在漫长的地质变迁中成为了形成页岩气的基础物质之一,它们的化石也成为了寻找这种重要资源的重要指示物,如我国最主要的页岩气资源产地——涪陵页岩气田,就处于含有笔石化石的地层中,因此,利用它们进行生物地层标定,是最为精确而有效率的方法。
来源: 石林石得利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