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难耐,不愿外出活动,只想待在房间里吹空调?都说“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但夏天的许多病,也是空调带来的。在享受室内凉爽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其中可能隐含的健康风险,尤其是所谓的“空调病”。

其实,医学上并没有一种病叫作“空调病”,这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通常将空调引起的不适或相关疾病都称为空调病。这种现象在高温季节尤为常见,当人们从高温的室外环境进入室内的冷气环境时,由于身体无法迅速适应温度的变化,从而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肌肉和关节疼痛等。冷气环境中的低温和干燥空气会使鼻腔黏膜变干,导致免疫力下降,使人们更容易感染感冒、咳嗽和喉咙痛。同时,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还可能引发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

此外,空调系统如果不定期清洁,内部的过滤网和管道会积聚灰尘、霉菌和其他过敏原,这些微小颗粒随着冷风吹散在空气中,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图源:Pixabay

01为什么会得空调病呢

1.温度急剧变化

空调病的核心问题在于温度的急剧变化。当从室外酷热的环境进入较低温度的室内,身体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剧烈的温度变化。这种突然的温度跳变会导致皮肤毛孔迅速关闭,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身体的这些生理反应使得我们的循环系统和热调节系统难以即时调整,进而引发头痛、喉咙干燥、胸闷等不适症状。

2.封闭环境

空调房间的密闭性强,空调的风口和散热片容易积攒灰尘、螨虫等,这些杂质和过敏原一旦随着空调风吹出来,而室内环境又封闭不透气,就会对有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群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此外,在封闭的环境中,空气流通不畅,湿度和温度适宜,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也容易滋生和传播。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导致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引发各种过敏反应和皮肤问题,促使机体表现出如头晕、乏力、咳嗽、喉咙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3.免疫系统的压力

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会对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当暴露在持续的低温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可能减弱,导致防御机制变得薄弱。这样一来,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这就是为什么在空调环境下,我们更容易感染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此外,低温环境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变慢,新陈代谢减缓,从而进一步削弱免疫力。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空调房间里,病原体更容易积聚和传播,增加感染的风险。

02空调病有哪些症状

空调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头痛、嗓子痛、喉咙干燥、肌肉酸痛、疲劳等。这些症状可能在暴露于过度冷气的环境后逐渐出现,而且可能因人而异。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内会影响人体自身的适应和调节机制,从而加剧症状。

图源:Pixabay

03我们应该怎么预防空调病

1、合理调节温度: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非常重要。在夏季,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6-28摄氏度左右,室内外温差最好在5摄氏度以内为宜,避免与室外温差过大。

2、 注意室内卫生,定时换气:及时清洁废弃物品,预防细菌等微生物滋生。定期开窗换气,促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循环。

3、适度增加湿度:在空调房间内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有助于减缓喉咙干燥等不适。

4、控制使用时间:长时间连续使用空调容易造成身体适应不良,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关闭空调,给身体一些适应室外环境的机会。

5、科学补水:在空调房间内容易忽视水分摄取,多喝水有助于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减少身体的不适症状。

6、适度运动:适当运动,保持身体的机能活跃,有助于改善身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7、眼部护理:长时间使用空调,眼部容易感到疲劳和干涩。适时闭目休息,也可以使用润眼液缓解不适。

专业就医和注意事项:如果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呼吸困难、持续头痛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以根据症状为您提供恰当的医疗建议。同时,个体差异较大,不同人对冷气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空调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夏日空调病作为与空调相关的健康问题,需要我们在追求室内凉爽的同时,保持健康平衡。通过合理调节温度、湿度,适度运动,科学饮食和科学补水,我们可以预防空调病的发生。因此,在享受夏日的舒适和惬意时,我们同样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陈晶.炎夏谨防“空调病”来袭[N].人民政协报,2022-06-29(007).

[2]燕声. 吹空调要有“度”[N]. 保健时报,2021-07-29(014).

[3]吴大嵘.酷热难耐叹空调! 夏日“防寒”要记牢[J].祝您健康,2021(07):10-12.

[4]王尧,李雪彤.夏季空调病不可不防[J].解放军健康,2019(04):31.

供稿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科普创作与传播学会

作者:邓如荣 主治医师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审核专家:九龙坡区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田军英)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