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苺(Duchesnea indica)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优质的绿化观赏植物。可作林下植物,房屋阴凉处草坪。果实可食。叶可作牛羊饲草,是中等牧草,鹅喜食叶、果。以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溪流穿草间,草长燕飞还。
铺地青青叶,红莓点点闲。
名 称:蛇莓
拉 丁 名:Duchesnea indica
分类地位:蔷薇科 Rosaceae蛇苺属Duchesnea
别 名:三爪风、龙吐珠、蛇泡草、东方草莓、宝珠草、蚕莓、长蛇泡、大莓、地锦、地莓、地蒙子、地杨梅、蛤蟆眼、红顶果、鸡蛋黄草、鸡冠果、落地杨梅、麻蛇果、蔓儿、米汤果、三脚虎、三龙爪、三面风、三皮风、三匹风、三叶藨、三叶草、三叶莓、三叶蛇、三叶蛇扭、三爪凤、三爪龙、蛇八瓣、蛇藨、蛇不见、蛇草、蛇蛋果、蛇龟草、蛇果草、蛇果果、蛇果子、蛇含草、蛇莓草、蛇檬、蛇盘草、蛇泡、蛇泡果、蛇泡子、托盘、雪丁草、野地果、野杨莓、野杨梅、一点红、紫莓草、鼻血豆豆、菠仔草、蠶苺、倒地梅、高丽地果、哈哈果、哈麦铺租克、和尚头菠、和尚头草、红毛三七、黄泡、龙吐须、三脚虚、三叶芹、蛇波、蛇菠、蛇菠仔、蛇麻果、蛇梅、蛇姆、蛇盘子、蛇婆、拖藤蛇菠、小草莓、Indian strawberry。
异 名:Potentilla indica、Fragaria indica、Duchesnea indica var. major.
识别特征:
1、粗壮根茎短,匍匐茎分枝,茎长可达100厘米,被毛。
2、小叶片倒卵形至菱状长圆形,先端圆钝,边缘具钝齿,两面被毛,有时叶面无毛,小叶具柄,被毛。
3、花单生于叶腋,径约2厘米,花梗长约6厘米,被毛,萼片先端锐尖,外面被毛,副萼片比萼片长,先端常具3-5裂,花瓣倒卵形,黄色,先端圆钝,雄蕊约30枚,花托在果期膨大,鲜红色,有光泽,径约20毫米,外面被毛,瘦果卵形,耳状,暗紫红色,长约1毫米,宽约0.7毫米,腹面平直,背面拱形,具一条窄纵棱,表面常光滑,或具不明显网纹,果脐椭圆形,白色凸起,边缘为浅黄色。
国内分布:几遍全国。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园林栽培、荣成市青山。
国外分布:亚洲中东部地区,欧洲及美洲。
生 境:生于约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河岸、草地、潮湿的地方。
物 候 期: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保护级别:蛇苺(Duchesnea indica)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
主要价值:蛇苺(Duchesnea indica)为优质的园林绿化植物。果实营养丰富,可食。叶可作牛羊饲草,鹅喜食其嫩叶和果实。是一种中等牧草。草群低矮,竞争力强,绿草期、花期长,叶花、果均有观赏价值,可植于疏林下、房屋遮荫处绿化。
药用价值:
以全草入药。甘、苦,寒。有小毒。入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主要用于热病、惊痫、感冒、痢疾、黄疸、目赤、口疮、咽痛、痄腮、疖肿、毒蛇咬伤、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烫火伤、跌打肿痛等症。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