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中国传统时令中代表盛夏酷热时期的一个阶段,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时段,跨越小暑、大暑和立秋三个节气。所谓“夏至三庚便数伏”,初伏即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到第四个庚日为中伏,而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为末伏。一般而言,由于干支纪日中十天干一循环,从第一个庚日轮到下一个庚日间隔10天,故每一伏有10天。但由于每年初伏出现的早晚不同,导致中伏距末伏天数不尽相同,有10天或20天两种情况,也因此有些年份三伏为30天,有些年份则为40天。

无论是30天还是40天,自入伏至出伏这段时间,刚好对应着阳历的七月、八月份,这是我国夏季最为高温、天气最为潮湿闷热之时,也是夏季转秋的关键节点。

为什么“三伏”以“庚日”为起始

不难看出,三伏天以庚日为节点。为什么要选择庚日呢?《康熙字典》记载: “《释名》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气代谢,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在这段文字中解释了“三伏”中的“伏”实际是金气降伏的日子,而"庚"属于五行中的“金”,降伏谁呢?从"金火相克"的角度看,夏季的火性旺,金可凭借自己的收敛之性,而将炎炎之火的阳气降伏收藏到体内,以养人体的阳气。另一方面从"金土相生"的角度看,三伏天实际上包含了长夏阶段和立秋节气,这段时间是夏秋相交的重要节点,除了考虑如何应对夏火外,还要考虑如何为秋金做准备。在中医治疗角度讲,长夏属土,土能承接夏季的火气,并且土又能生金,意味着这一阶段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属土的脏腑)间接增强肺金的功能,进而调衡五脏。而选择庚日这一特定时机进行养生或治疗,恰好是利用了金土相生的规律,有借天时而补金之意,被认为具有事半而功倍之效[2]。

为什么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

三伏天的特点是阳气极度旺盛,地面之上的阳热之气较多,地面之下的阳热之气较少。人体也是如此,此时为新陈代谢最为旺盛之时,腠理开张,阳气外发升动之势达到峰值,这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阳虚型慢性病而言,就是最佳的防治时机,可借外界之阳气来补人体之阳气。借助此时阳气隆盛欲动的特性,对阳虚患者用补阳之药或其他温阳之法,阳热之气升动较多,更容易化解体内寒凝之气,从而更好发挥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同时也能为秋冬储备阳气[3]。

普通人三伏天养生要注意什么?

对于如何度过三伏,古人已形成了一套消夏的养生习俗并延续下来。据《礼记·月令》记载,先秦时,仲夏之月“君子齐(斋),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 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 总结起来,即是从饮食、起居、心境三个方面着力下功。

从饮食上,主要要做到两点。其一是勿贪寒凉。即避免食用过于寒凉的食物,以防寒邪直接攻入脾胃,伤及脾阳。反而可考虑摄入一些温性、平性的食材,如生姜、赤小豆等。其二是饮食清淡,勿过食油腻。三伏天天气炎热,潮湿异常,易出现湿邪困脾,故尤其要注意保护脾胃,清淡饮食。

从起居习惯上,主要做到两点,其一是勿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三伏天本就土气旺盛,潮湿尤甚,尤其今年预计雨水较多,更易出现湿邪过盛的情况,故祛湿保脾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认为晚上11点至1点为胆经当值,而胆经为枢纽之处,早睡的目的即是为了养胆益脾。其二是保持适当的运动习惯,勿运动过度,不要过度追求挥汗如雨,以防耗伤津液,并给心脏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运动时间避开中午,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并确保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运动。此外,运动出汗后也要注意不要立即直吹空调或冲凉水澡,不要急喝凉水。

从心境上,主要要做到稍安勿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此外也可以选择一些芳香醒脾化湿的药物或食物进行调理,如薏苡仁、陈皮等,保持身心的清爽舒适。

做到以上几点,顺应三伏天的自然特点,即可达到起居有节,以葆天年之功。正如唐诗所言:“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参考文献

[1] 朱现民.冬病夏治时间因素探讨与三伏天日期推衍[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3):224-226.

[2]谢胜,刘园园. 坤土建中三伏治疗的理论构建与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5):626-627.

[3] 黄岩松.三伏天灸疗法的传统医学内涵[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来源: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 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