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人的骨骼也是处于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骨吸收与骨形成配合,完成骨骼的新旧更替。但一旦骨吸收与骨形成配合失去平衡,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骼的密度便会下降,形成骨质疏松。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表现是骨痛,最常见的部位是腰痛,严重者全身多处骨关节均会出现疼痛。但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危害是骨折,包括并不限于胸椎、腰椎、髋关节、桡骨近端等,其次骨质疏松症患者还会出现驼背、身高变矮等。骨质疏松骨折的高致残率、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三、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攀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9%;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0%,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10.7%。而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0%,且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8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且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20%患者可能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率。

四、哪些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

研究发现,年龄增加、女性绝经后、有脆性骨折家族史等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除此之外,不健康生活方式:体力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吸烟、过量饮酒、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过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体质量过低等均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另外患有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肝肾及心肺疾病等。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均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五、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300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2)充足日照: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15: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min,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3)规律运动:建议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运动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减少跌倒风险。运动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适合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包括负重运动及抗阻运动,推荐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以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其他如行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均可以。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另外应做到: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本文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撰稿:昆明市中医医院 李月

审稿:李印泷

排版:李述东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