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轶群 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副主任药师
审核:王业军 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家长们普遍期望孩子能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种期望有时会导致一些家长寻求“捷径”。在此背景下,一种被称为“聪明药”的神奇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声称能够显著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少家长和学生都相信了“聪明药”能够“提高记忆力”、让人“一秒变学霸”的宣传,这更将“聪明药”推上了“神坛”。
这天,一位中年女士走进医生的诊室,焦急地说:“医生,我孩子快高考了,听说有种‘聪明药’,吃了能提高学习成绩,我想给孩子买一些。”每逢考试季,许多家长都会向医生咨询“聪明药”。然而,“聪明药”真的能让孩子变聪明吗?这是一种什么药?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将从科学的角度揭开“聪明药”的真相。
一、“聪明药”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目前并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被科学界广泛认可并证明能够直接提升智力水平。医院从来就没有“聪明药”,市面上流传的“聪明药”其实是一种精神类药物,其滥用可能会导致成瘾。所谓的“聪明药”,大多是一些含有兴奋剂、神经递质前体或其他成分的药物。这些药物在短期内可能会提高人的注意力、反应速度等认知功能,但并不能真正提升智力。我们今天将介绍一些代表药,其实它们问世已久,只不过在被冠以“聪明药”之前,它们有着更常见的名字——利他林片(哌甲酯片)和专注达(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多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可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哌甲酯是这两种药的有效成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起到兴奋大脑皮层和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实际上,这类药物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第一类精神药品。之所以是管制药,是因为这类药物具有强烈的成瘾性和依赖性,既有“天使”的一面——在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可发挥必不可少的临床治疗价值;又有“恶魔”的一面——如果用于非医疗目的,可导致药物成瘾,以及其他行为障碍[1]。依照我国法律规定,非法吸食或注射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就是吸毒。早在2007年,我国原卫生部印发的《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就提到:“药物滥用已经成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全球化问题[2]。”因此,服用这类药物之前,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法、用量,切不可盲目使用。
二、“聪明药”的潜在风险
1.生理风险
长期服用含有兴奋剂成分的药物,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损害,如出汗过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头痛、胃痛、失眠等。滥用“聪明药”不仅会带来上述危害,还会使孩子的身体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新的平衡(病理性适应状态),即躯体依赖。一旦停止服药,不仅不会使成瘾性消失,反而会加重症状,导致出现戒断反应,比如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暴躁抓狂等症状。严重者无法摆脱药物依赖,甚至可能走上吸毒的道路。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心理风险
过度依赖药物来提高认知功能,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依赖和自信心的缺失。一旦停止使用药物,他们可能会感觉自己变得“愚蠢”,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因这种药物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一旦孩子出现精神依赖,即使进行脱毒治疗,要想完全康复往往也需要数月至数年。
3.教育风险
如果家长过分依赖药物来提升孩子的成绩,可能会忽视对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培养,导致他们成为“高分低能”的孩子。这类孩子可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如何真正提升孩子的智力
1.均衡营养
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有助于大脑的正常发育和运转。
2.优质教育
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如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课外活动,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适度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为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认知功能。
4.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大脑的恢复和重建,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聪明药”并不能真正让孩子变聪明,反而可能带来一系列潜在的风险。作为家长,不要轻信所谓“秒变学霸,安全无毒”的宣传,应该摒弃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参考文献
[1]冯变玲. 药事管理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 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卫医发[2007]38号[EB/OL]. (2007-01-25). [2024-07-17]. http://www.
nhc.gov.cn/bgt/pw10704/200705/4381b0ae7f72464c9d364e81ed491022.shtml.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