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了伏,全国都进入了汗蒸模式。三伏天在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潮湿闷热的节气,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左右,一般持续30-40天,此时人体易出现不适,容易急躁、发怒等状况。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三伏天如何养生,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养生:

**1.生活习惯养生:**作息时间可以调整一下早晨早起半小时,午休增加半小时,不要长时间吹空调,不要熬夜。

**2.饮品方面养生:**三伏天气出汗多,要多补水,补水应选择清凉的饮品,例如柠檬水,薄荷水、清晾水、酸梅汤,有利于消暑和养生。

夏季雨后或淋水后身体出现畏寒症状时,可饮用生姜红糖水驱散寒气,风寒感冒时,可用生姜葱白饮缓解全身酸痛、恶寒等症状。

**3.饮食方面养生:**适当补充营养丰富食物。少吃或不吃生冷寒凉食物,多吃健脾,祛湿食物以及吃姜,例如芡实、茯苓、莲子、百合等可以煮汤食用。三伏天养生也适合吃姜,除寒扶阳。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可见适量吃姜有利于身体健康。三伏天饮食应先“清”后“补”,先把体内的暑、湿等邪气以及毒素,油腻清除后,再来补充人体的阳气,以达到调和阴阳,养生保健的目的。

4.锻炼身体方面养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最好是适当减少一定的运动量,天气炎热,跑步锻炼少跑一会,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锻炼或停止锻炼,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有太极拳、八段锦等。

5.医疗保健方面养生:中医有冬病夏治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从中医角度来说人体内有或多或少的湿气,三伏天是阳气十足的时段,可以通过适当出汗,把人体内湿气排出,有利于治疗慢性疾病,适当出汗排毒是有效的,但出汗是因人而异 。

古代医家说:“针之不为,灸之所宜”,灸法是指利用艾叶等易燃材料,点燃后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蒸,借助其温热性刺激和药物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灸法操作更为安全简便、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作用更强,所以更适合虚症、寒症、疼痛等,三伏灸借助天时之利,让灸法的功效得到最大发挥。除了艾灸,穴位贴敷在临床上运用比较广泛。

艾草性温微苦,走十二经,能回垂绝之阳,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等多种功效。艾灸穴位常用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

三伏天艾灸疗法是将“冬病夏治,天人相应”理论与天灸相结合,在每年夏季的初伏、中伏、末伏行天灸疗法,以达到扶阳驱寒,调整阴阳的目的,用以治疗和预防冬季好发的虚寒性疾病

天灸又名自灸、发泡灸,是采用对皮肤有较强刺激作用的中药贴敷于穴位及患处,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使局部皮肤充血、发泡甚至化脓,从而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疗法,属于灸法中的非火热灸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记载用芥子逆敷于百会穴使局部发泡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天灸是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是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也是当代“针灸‘’临床“冬病夏治”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天灸时间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伏天的**头伏、中伏、末伏每隔十天治疗一次,**穴位防治疾病不同,肺系疾病一般选用背腧穴之肺俞、脾俞、肾俞为主,胃肠道疾病更注重脾俞、胃俞、足三里、关元。贴敷时间4-6小时。贴敷间隔时间一般为3到10天。

中医强调人顺应自然,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冬病夏治三伏针灸很好体现了中医治病“合天时”的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均需要注意强调个体化,人体体质各异,应从体质、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辩证确定个性化方案。

以下是三伏天养生**“六不要”**

**1. 不要只防暑不防寒:**三伏天气温高时,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过度受凉行为,更容易让身体着凉。

**2. 不要洗冷水澡:**尤其是浑身大汗的时候,适宜用温水洗澡,可以消除疲劳,改善睡眠。

**3. 不要夜卧贪凉:**晚上睡觉最好不要整夜开空调,也不要用电风扇直接对着人吹,天气炎热时,宜盖上轻薄被子,避免着凉。

**4. 不要过度锻炼:**三伏天过度运动,容易出汗过多,导致血液黏稠,从而诱发心脏病,脑梗等。

**5. 不要用绿豆汤代替水:**绿豆是寒凉性食物,长时间过量饮水,容易伤脾胃,绿豆汤一周喝2-3次为宜。

**6. 不要久坐不动:**虽然 三伏天热,但该出汗的时候还是得出汗,每天运动在40分钟左右,外出运动可以选择早晚相对凉快的时候。

三伏养生口诀

三伏心静自然凉,早睡早起午休躺。

暑伤津气炎热防,切忌饮食过寒凉。

神清气和胸宽畅,户外防晒讲衣着。

(本文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撰稿:昆明市中医医院 徐艳萍

审稿:李印泷

排版:李述东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