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相信每一位患者对血常规检查不会感到陌生,特别是作为父母的,每次孩子发烧去医院看病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经常会建议先做个血常规看看,有时是抽静脉血,有时是采集末稍血,对此,很多患者会感到疑惑:为什么要做血常规?末梢采血(扎手指)和抽血一样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为什么要做血常规?

血液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一种红色粘稠的混悬液,它不停地循环于心血管系统,与全身各组织和器官保持着密切联系,从而完成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当机体出现生理或病理变化时,常会引起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数量以及形态的改变。

血常规,又称全血细胞计数,是一种通过抽取静脉血或者采集末稍血进行检验的项目。通过对患者的血常规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特征以及血液检查中其它各项指标,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能够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辅助性检查。在血常规检查中的各项指标,能够对病理改变做出准确反应,比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是最能反映人体病理变化的指标。因此,很多患者在原因未明的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做血常规检查。比如针对上呼吸道感染,做个血常规检查,就能评估其属于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相反,当发生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显著增加。对血液病的病人,血常规是了解各种血细胞水平、判断疗效的基础检查,为血液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不仅如此,有些已经明确诊断,或者是正处于治疗期间的患者,血常规的动态监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以指导用药调整和支持治疗。

2. 血常规检查包含哪些呢?

在血常规检查中,主要是根据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形态分布,以判断患者的血液状况和疾病情况,一般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2.1红细胞

红细胞是一种有形成分,在血液中所占比重最高,来源于造血干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平均寿命可达到120天。红细胞主要是由血红蛋白构成,能够起到输送氧气的作用,根据红细胞的数量以及血红蛋白的数值变化,就能判断患者的贫血情况。一般来讲,成年男性Hb为120g/L-160g/L,而女性Hb为110g/L-150g/L。如果血红蛋白在参考范围以下,即为贫血。当男性 Hb值为90-120 g/L,女性的 Hb值为90-110 g/L,属于轻度贫血;Hb在60-90 g/L左右,属于中度贫血;Hb为30 g/L -60 g/L,属于重度贫血,倘若低于30 g/L,则为极重度贫血。通过红细胞的平均指数,可初步区分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2.2白细胞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白细胞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抵抗外界物质的入侵,吞噬异物,并生成相应抗体,消灭感染微生物(如寄生虫、细菌等),同时还能消灭老化细胞,抑制变态反应等等。人体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10)×10^9/L,通常情况下,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或白细胞异常升高,可能是因恶性肿瘤、细菌感染或创伤所致;当白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为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感染所致,也可能是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等;如果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则可能为皮肤病、血液病或是寄生虫病所致。

2.3血小板

血小板在体内起到了止血及凝血的作用。其正常参考范围为100~300×10^9/L,血小板增多常见于:①原发性增多:骨髓增生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②反应性增多:急性和慢性炎症、急性大失血、急性溶血、肿瘤、脾切除后等;血小板减少常见于:①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②血小板破坏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在血常规检查中,不是某一项指标的异常就能够确诊患有某种疾病,而是需要多项检查联合支持某种疾病的证据。临床检验工作过程中,通过血常规的检验能够对于血常规的各项指标作出详细的分析,它对于临床的相关疾病诊断能够提供可靠的价值。

3. 末梢采血(扎手指)和抽血一样准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常规采血方式分为末梢血和静脉血,同样是检测血常规,这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会一样准吗?

末梢采血,多选右手无名指指尖内侧进行采血。末梢采血方便快捷,取血量少,疼痛感轻,适合6岁以下儿童及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具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肥胖患者等)。但是末梢血采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如采血过程容易受到环境温度、个体末梢循环情况、不同采血人员的技术以及患者配合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血常规测定中某些结果的异常;还有就是采血量少不易进行复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静脉采血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肘前静脉是绝大多数人(婴幼儿除外)的首选采血部位,其优点主要为静脉血内成分受环境影响较小,血液成分与机体内血液相符程度高,能够较为真实的反应机体血液的情况,使血常规检验数据更加准确;静脉血一次性采集量较大,方便复检;静脉采血检测结果稳定,准确性较末梢血高。缺点是采血量较多,对某些特殊人群静脉采血操作较难(如新生儿、休克、老年衰竭、肥胖患者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的来说静脉采血检测结果更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临床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时,推荐采用静脉采血方式,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 血常规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4.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饮酒。

4.2做血常规检查前,不要求空腹,但如果还需要做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等生化类项目,就必须空腹。

4.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4.4 避免剧烈运动

4.5正确按压止血:在完成抽血后,需要注意局部按压,建议可轻轻按压5分钟,在这一过程中,尽量避免移动手指位置,否则可能会造成皮下血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结:我们的生命在不断地改变,而血液中的细胞也同样如此。由于各种原因和病情的不同,血常规检查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血常规是一种最常见的辅助检查方法,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人体内的某些疾病或生理上的改变。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其他检查结果,在此基础上做出准确诊断。血常规作为一项简单、经济、无创的血液检查,对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和监测均有重要意义。

来源: 苏金花-茂名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