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生后,视力也随着时间在发育,黄斑中心凹的解剖发育在生后几个月内才成熟,在出生后12个月内,光感知能力达到成人水平,三周内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一周岁时呈轻度远视状态,4-8周岁视力基本达到成人水平。从表达上看,5-6周开始能固定注视一会儿,3周-5月之间开始注意认识的面孔。4个月左右开始用手摸东西,说明有一定的注视方向感。6个月左右有一定的深度角。
由于婴幼儿不能配合检查视力,需要我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可以用所熟悉的东西引诱,观察能否注视或跟踪注视。可通过以下方法来粗侧视力:
1.红色绒球法: 用一个大的红色绒球,在距离宝宝眼睛20厘米处移动,看是否能引起宝宝的注意。此法一般适用于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
2.眨眼反射:宝宝出生 2 个月后可用此法,将一个物体突然移近其眼部时,观察是否会引起宝宝眨眼。
3.追随运动: 宝宝3个月时就可随意注视或追随玩具,头也会随之转动;5 个月时,能分辨人的面貌。如果宝宝不能稳定地注视目标,或表现为无目的寻找,或只是眼球有节奏的摆动,则说明视力有问题。
4.遮盖实验:交替遮盖小儿的双眼,观察其动作。如果婴儿能看见,会拒绝被遮盖。
5.直接定位取物:可以让婴儿直接定位取物,视力差的,会表现出随机性用手摸索着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视力正常的则会直接做出动作。用以上简单的方法可以做大概的筛查,如发现异常,要及时就诊。
家长要重视孩子日常的异于其他孩子的动作,如老揉眼,眨眼频繁,爱歪头看东西,习惯眯眼,怕光等,要检查后寻找引起这些习惯的原因。另外要重视幼儿园的每次视力检查,如发现视力低于同龄孩子,要及时检查,查找原因,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吕天斌 河南省人民医院视光学中学副主任医师)
来源: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