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暴发“食人菌”,致死率极高,会造成疫情?
流言内容:日本暴发食人菌,致死率 30%,感染后 48 小时后即可致命,现在日本很危险不能去了。
真相解读:所谓的“食人菌”属于 A 型乙型链球菌(GAS),是一类能够引起多种感染的细菌,并不罕见。之所以被称为食人菌,主要是它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肌肉周围的组织坏死。这类细菌大多数人都有携带,但感染后通常无症状。部分情况下,可能导致急性咽炎和猩红热。极端情况下,少数感染者会发展为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英文简称:STSS),这是 A 族链球菌感染引发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新闻里致死率 30%的罪魁祸首。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6月11日宣布,根据初步统计结果,STSS 致死率高达 30%至70%,截至 6 月 9 日,2024 年病人人数增加至 1019 人。虽然 STSS 引发的重症致死率较高,但它确实比较罕见,且重症的比例很低,抵抗力差的人群需要更加注意卫生习惯。
来源:腾讯较真
2.睡前饮酒有助睡眠?
流言内容:很多人睡不着觉时,觉得睡前喝点酒才能放松下来,微醺的状态更安神助眠。
真相解读: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喝酒助眠有损健康。不少人相信 “喝酒助眠”,主要是认为饮酒后神经系统被酒精麻痹,会进入一种反应迟缓、困乏疲倦的状态,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被“助眠”了。然而,一方面,喝酒使我们容易入睡,但却更容易早醒,而且醒来后更难睡着。另一方面,酒精的“助眠”效果会逐渐递减,靠喝酒助眠容易越喝越多。也就是说,越是习惯喝酒助眠,助眠效果会越差。而为了持续获得酒精带来的助眠效果,人们往往会越喝越多。一旦喝太多酒,反过来又会引发各种不适而影响睡眠质量,如增加起夜次数、头痛、胃部不舒服等。
来源:科学辟谣
3.“黑科技”防晒衣,不仅防晒还能保湿降温驱蚊
流言内容:近期市场上出现多种“黑科技”防晒衣宣传,如“能保湿的面膜防晒衣”;“能急速降温的木糖醇防晒衣”;“驱蚊防晒衣”等等,可以选购。
真相解读:近期市场上出现的这些所谓“黑科技”产品,想法虽然很好,可其实噱头远大于实际。保湿、降温防蚊等效果均不像宣传中那么理想。我们选购时,应记住防晒衣的本质是防晒,国标规定只有当产品的 UPF(即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 40,且 UVA(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小于 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通常情况下,UPF 数值越高,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因此在购买之前,消费者可以对防晒衣的防护效果加以核实。除了防晒性,消费者也要注重防晒衣的材质。从材料来看,涤纶、锦纶所制产品的防晒效果比棉、真丝好;从颜色上看,鲜艳或深色比浅色的防晒效果好;从性能上来看,耐洗涤性好的更易久穿,透气性、透湿性高的更舒适。
来源:腾讯较真
4.高温暴晒天气穿白色衣服最防晒?
流言内容:浅色的衣服不吸热,所以夏天穿浅色的衣服防晒效果更好。
真相解读:吸热和防晒并不是一回事,并不能混为一谈。例如,在室外温度 37 度的情况下,将白、黑、红三件不同颜色的T恤置于阳光下暴晒,用红外测温仪分别记录不同暴晒时间下衣服的温度变化。在暴晒五分钟及暴晒半小时的情况下,三件衣服表面并没有显示出很显著的温差,但在衣服的内侧,白色 T 恤的温度要显著地低于黑色和红色 T 恤。所以,在夏季户外穿白色的衣服确实更显凉快。但用紫外线防护系数测试仪在衣服的领口、袖口、胸前、背面以及衣服内侧取五点进行测试,就会发现红色 T 恤的 UPF、UVA、UVB 指标均显著好于黑色及白色 T 恤。上述现象,主要是不同颜染料吸收的太阳光光谱范围不同所导致的。所以仅从防晒角度而言,穿深色尤其是红色的衣服防晒效果更好。
来源:腾讯较真
5.一周饿两天,“脂肪肝”就有救了?
流言内容:有研究发现,通过“5:2 禁食法”(即每周正常吃 5 天,另外 2 天少吃或禁食)就能防止脂肪性肝炎的发展。
真相解读:这个说法有待商榷。传言中提到的研究,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图宾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动物实验。但这项研究只是一个动物研究,跟人体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2023 年有研究对间歇性禁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响进行了荟萃分析,包括 14 项研究在内的系统综述和 10 项研究的元分析(共 840 名参与者,44.64% 为男性),断食时间持续 4~52 周,断食的类型包括 5:2 饮食、现代隔日禁食、时间限制性进食或宗教禁食等,结果发现,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证据能证明轻断食可显著改善脂肪肝。
因此,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并不能说轻断食可有效治疗或者预防脂肪肝,大家不要盲目尝试。尤其是脂肪肝患者,更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养成健康得生活、饮食习惯,千万不要错信“偏方”贻误病情。
来源:科学辟谣
6.血脂化验单有“↑”箭头,才是高血脂?
流言内容:化验单上血脂指标不难看懂,没有标“↑”箭头就是没超标,无须担心。
真相解读:这种判断方法不够严谨,还可能带来隐患。血脂检查报告单上虽然标明了正常值范围,但是千万注意,这些标准指的是适合健康人群的。而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血脂参考标准和健康人群是不一样的,尤其对于“三高”患者,即使化验单上没有箭头,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项内容,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极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要降到 1.8mmol/L 以下,并且指标最好能够降至原来的一半以下,这显然和健康人的相去甚远。因此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病情来判断,或者咨询医生,不能想当然。
来源:科学辟谣
关于科学流言榜
由中国科协发布,每月组织专家召开榜单评审会,综合时效性、危害性等标准,甄选出热点流言进行特别解读,并全网推送。
联合发榜:科学辟谣平台、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支持平台:微博辟谣、头条辟谣、腾讯较真、网易健康、头条健康、百度知道、抖音
科学辟谣:由中国科协、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主办,中央网信办指导,全国学会、权威媒体、社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旨在切实提高辟谣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让谣言止于智者,让科学跑赢谣言。
评审专家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宋立丹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 产业研究部咨询工程师
张忠斌 中国制冷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南京师范大学 教授
陈锐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 副教授
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韩宏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研究员
本文由“科学辟谣”(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科学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