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阳光明媚,横跨1.5亿千米,只为到达人们脸上并碰撞出温暖。
但也会途经路面、水面和玻璃幕墙,峰回路转令你目眩神迷,甚至酿成灾祸!
图源:soogif
为避免强光带来视野的干扰,老司机会在驾驶室备上一副墨镜;有经验的运动员也会在滑雪、冲浪以及户外活动时配以墨镜伴侣。但事实上,普通墨镜并不能完全胜任这份工作,重担最终还是交到了偏光墨镜手中。
那么偏光墨镜相比普通墨镜有何区别?它是如何做到滤除眩光的?哪些场景我们可以使用?又如何辨别购买的是不是偏光墨镜呢?
图源:soogif
01偏光墨镜相比普通墨镜有什么不同?
谈到墨镜的工作原理,我们先来看看一个不远万里的天外来客——阳光。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而阳光则包含了很多不规则的电磁波,朝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杂乱无章地振动,就像一群流离失所的难民。
为了避免这种含有紫外线等各种波的光线对眼睛造成损害,墨镜也就应运而生。普通墨镜之所以能够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的损伤,其原理主要是镜片上包含一种或者多种特殊材料,宛如一道城墙,能够容纳或阻挡一部分“难民”,降低光线强度,从而保护眼睛。
图源:Pixabay
然而,当无秩序的阳光通过特定物质,经过散射、折射、反射后朝向单一的特定方向振动,就可能形成有秩序的偏振光,宛如经过战场洗礼后训练有素的军队。
我们在驾车、滑雪、冲浪乃至城市日常生活中,遇到水面、雪面、玻璃幕墙反射后的光线就是偏振光了。这个时候,普通的“城墙”显得力不从心,而偏光眼镜恰好能弥补这种不足,起到滤除偏振光的保护作用。
因此,虽然偏光墨镜和普通墨镜两者都可以帮眼睛遮风挡雨避光,但不同之处在于:偏光墨镜可以减少反射的偏振光,为司机、运动员和户外爱好者保驾护航。
02偏光墨镜为什么可以滤除眩光
何为眩光?简单来讲,它是一种视觉状态,是由于视物时视野中亮度分布不均匀,导致的眼部不适或者疼痛,偏振光就是其中的罪魁祸首,而偏光墨镜可以阻挡偏振光。
那偏光墨镜是如何起到阻挡作用的呢?关键在于一个小的滤光涂层或者滤光装置——偏振片。
还是把偏振光比作浩浩荡荡前行的两个敌军方阵,A方阵垂直方向上下跳动前进,B方阵水平方向左右摆动前进,他们面前矗着一个纵向的城门,这种情况,就只有A方阵能通过,而B方阵则因为方向不对被阻挡在外,最终抵达终点的敌军大大削减。正如我们的偏振光,通过偏振片栅栏后抵达后方的光线被消减,眩光症状也能被改善。
03偏光墨镜适用于哪些场景
偏光墨镜既能降低太阳光直射的光线强度,也能阻挡反射后的有序光线。
驾驶汽车的时候,它可以有效减少来自路面以及车窗的反射光,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冲浪、潜水的时候,它可以减少水面、海面反射光的强度,提高视野的清晰度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滑雪、雪地徒步的时候,它可以减少雪地的反射光,有效避免雪盲等光损害。
因此,当生活工作中需要通过降低反射光强度保护眼睛,在强光环境提高视野清晰度时,佩戴偏光墨镜是明智的选择。
04如何辨别购买的墨镜是否为偏光墨镜
打开某些购物软件一搜索,墨镜的选项何止千万。进入墨镜市场,琳琅满目的产品更是让人应接不暇。那我们如何辨别偏光墨镜呢?
1.咨询:咨询眼科医生或者专业的视光师。
2.查看:查看墨镜产品的吊牌或者镜片标识,看是否标明了偏光墨镜或偏光镜片。偏光墨镜通常会在产品上标有“偏光”“Polarized”或简写的“POLA”“P”等字样。
图源:自己拍的
3测试:准备偏光测试片和足够亮的背景光源,在背景光源下,将偏光测试片保持垂直并用手拿在眼前,然后透过墨镜观察测试片的图案或文字。如果使用的是偏光墨镜,可以看到偏光测试片上显示一个交叉或网格图案,而这个图案使用单纯肉眼无法观察到。
4.观察:由于液晶显示屏提供的光线恰好也是偏振光,我们可以借此来验证偏光墨镜的效果。
这里我们假设屏幕提供的是上下偏振光,墨镜内设置的是竖向栅栏,当栅栏逐渐从纵向旋转至横向,上下摆动的电磁波则被阻挡在外,透过的光线也逐渐降低乃至消失。
因此当我们拿起墨镜,对准电脑或电视,旋转墨镜,随着液晶显示屏与墨镜内偏振片的共同过滤作用,显示器的图案逐渐变暗或者彻底变黑,该墨镜可能为偏光墨镜。
图源:自己拍的
同理,我们也可以准备两个墨镜,相互重叠,然后旋转其中一块墨镜,当二者垂直,墨镜内的栅栏也发生垂直,能通过第一块纵向栅栏的上下波而不能通过第二块的横向栅栏;同理,通过第一块横向栅栏的左右电磁波也不能通过第二块镜片的纵向栅栏。
因此,如果视野一片漆黑,证明两副眼镜都是偏光墨镜。
图源:自己拍的
看到这里的朋友,如果你正好有副墨镜,不妨测试下它是不是偏光墨镜。
墨镜外观颜色暗沉,墨镜下却藏着五彩的人生;
他们是逐梦的运动员,是归家的司机,是勇敢的探险者;
目光所及之处,只为以更好的视觉品读这个世界。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作者:魏仪,全国十佳科普使者、周素君,高级视光师
审核专家:黄河、李春藜、徐晓萍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