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为 A 族β型溶血性链球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幼托及学龄儿童,我省在春季和冬季各有一个流行高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猩红热有哪些症状?

猩红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常急性起病)、咽峡炎,皮疹,皮肤充血,皮疹消退后开始出现脱屑。

部分患者在病程1-2天出现舌苔厚白,舌乳头红肿,似“草莓”,白苔脱落后似“杨梅”,称为“草莓舌”、“杨梅舌”。

还有一部分患者,在上述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咽峡部位出现严重化脓性炎症

因此,孩子除了发热、咽痛,出现以上症状,需警惕猩红热!

猩红热如何传播?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菌污染的玩具、用 具、手及食物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

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2~5天

普通人如何辨别?

猩红热快速识别口诀

“一看嘴”,孩子一般在发热后面部皮肤充血,但口、鼻周围充血不明显,相比之下会显得发白,称为“口周苍白圈”。

此时让宝宝张开嘴,查看扁桃体是否有局部充血、脓性渗出或内疹现象,临床上一般以化脓性咽峡炎较多见,与其他原因导致的咽峡炎相鉴别。

“二看舌”,猩红热发疹初期,部分患儿舌头上会出现一层厚重的白苔,舌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显著,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牛肉色,味蕾仍较明显,称为“杨梅舌”。

“三看皮疹”,发病后次日可能出现皮疹,皮疹始见于耳后、颈及上胸部,严重者可蔓延至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充血的基础上有猩红色弥漫细小斑丘疹,压之褪色,皮疹隆起如“鸡皮疙瘩”,顶端可见粟粒状小疱疹。

在腋下、肘部及腹股沟的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色深红,间或有出血点,呈横线状,称为“帕氏线”

大概一周左右皮疹消退,同时会出现脱皮的表现,躯干常呈糠样脱屑,严重者四肢、手掌、足底可出现片状脱皮。

得了猩红热,

完整疗程用药很重要!

家长怀疑孩子得了猩红热,应及时就医,遵医嘱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

特别提醒: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完整疗程用药,以免链球菌通过蔓延或血行播散,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家长万万不可心存侥幸,认为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

因为猩红热并发脑炎

从而失去视觉和听觉

预防猩红热,

家长、学校需重视!

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

预防性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从而减少发病。

01.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02.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带口罩,勤洗手。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

03.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患儿使用的餐食具、玩具等应及时消毒。

04.加强学校卫生: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保证室内做到充足的通风换气,每日做好教室、文具、玩具和餐具的清洁,发现病例,应及时对病例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

来源: 江苏疾控(微信号:jscdc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