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舒适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它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隐患尤为突出,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老年空调病”。

老年空调病,是指老年人在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下,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空气流通不畅、湿度调节不当等因素导致的一系列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头痛、头晕、乏力、关节疼痛、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等。
空调病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生活、工作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总称。在夏季,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身体抵抗力减弱,更容易受到空调病的影响。具体来说,空调病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体温调节能力、抵抗力等都有所下降,更容易受到空调病的影响。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空调房间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导致身体调节功能失调,导致血管收缩和扩张,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空调环境中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导致老年人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空调环境下,湿度往往偏低,容易导致老年人皮肤干燥、瘙痒,甚至诱发皮肤疾病。在空调环境下,老年人往往缺乏运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引发关节疼痛等问题。部分老年人对空调病的认识不够,忽视空调的潜在危害,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下,从而增加了患病风险。
空调环境下,室内外温差大,容易导致老年人血管收缩和扩张功能失调,进而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长时间在封闭的空调环境下,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容易滋生,加之老年人免疫力较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空调环境下的低温和高湿度可能导致老年人关节疼痛加剧,尤其是对于已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空调环境中的低湿度容易导致老年人皮肤干燥、瘙痒,甚至引发皮肤炎症。
尽量保持室内外温差在5-7摄氏度之间,避免温差过大对老年人身体造成负担。尽量减少长时间连续使用空调的时间,给身体一个适应温度变化的过程。老年人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以抵御空调病的侵袭。
针对老年空调病的成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防治:建议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以上,避免过低的温度对老年人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可以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或者使用湿毛巾等方式,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缓解空气干燥带使用空调时,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老年人应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加身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同时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老年人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空调长时间使用会积累灰尘和细菌,应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空调的正常运行和室内空气的清洁。老年人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出现头痛、乏力、四肢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调整空调使用方式或就医检查。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不好,那不开空调就没事了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室内环境同样可能成为老年人中暑的“隐形杀手”。
老年人是室内中暑的高危人群,这主要源于他们身体机能的下降和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减弱。以下是一些容易导致老年室内中暑的情境:在炎热的夏季,没有安装空调或空调故障的房间,室内温度容易迅速升高,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无法像年轻人那样快速适应高温环境。老年人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他们的体温调节系统,使他们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老年人通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一些药物可能具有导致体温升高的副作用,从而增加中暑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可能会下降,这使得他们无法及时寻求帮助或移动到较凉爽的地方。老年人可能对高温警报的敏感度较低,或由于其他原因而未能及时注意到高温天气的来临。
了解室内中暑的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老年室内中暑症状:首先,老年室内中暑最常见的症状是体温升高。老年人的体温可能超过38℃(100.4℉),甚至更高。老年人在室内中暑时,由于身体无法有效散热,体温会迅速上升,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老年人可能会感到皮肤灼热,甚至出现热射病的症状,如意识模糊、抽搐等。由于体内血液循环加速,皮肤可能变得潮红,尤其是面部和颈部。老年室内中暑还可能对老年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中暑时,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干扰老年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导致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老年室内中暑还可能引起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高温环境下,人体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老年人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营养摄入,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脱水和其他并发症。体温升高会导致心跳加速,老年人可能会感到心悸或胸闷。为了散热,老年人可能会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中暑时,老年人可能出现极度口渴和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尿液颜色深等。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增多,老年人如果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就容易出现脱水症状。这包括口干、舌燥、尿量减少等。严重的脱水还可能导致血压下降、休克等严重后果。在严重的情况下,老年人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严重症状。
预防老年室内中暑的关键在于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以下是一些防治老年室内中暑的建议:高温天气,适当开放空调,空调温度可以不必太低,27~28℃就可以,早晚天气凉爽时,注意开窗通风换气。温度高时,也可以用凉水擦脸、擦身来适当降温。同时注意避免长时间待在浴室、厨房等封闭空间里。尽量避免老年人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如需在户外活动,应做好防晒措施并携带足够的水分。夏天人体内的水分容易流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喝水注意少量多次,可以适当多喝一些菜汤、吃些汁水丰富的瓜果。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要注意不要贪凉及饮用冷饮。可适当进食如莲子、百合、西洋参、太子参、沙参、玉竹、麦冬、石斛、银耳等。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容易感到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使身体得到放松,也能起到防暑的作用。老年人应定期与医生沟通,了解所服用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老年人及其家人应关注当地的气象预报和高温警报,提前做好防暑准备。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了解室内中暑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家人要留意老人身体状况,发现老人精神倦怠,不欲饮食、不爱说话、睡眠增多等现象时,应将老人转移至凉爽环境中,喝水降温,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医就诊。
执业药剂师,就职于知名国家三甲医院三十余年,拥有丰富医护经验。曾多次代表院方外出交流学习,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方面专家,拥有国家级营养师资质,科普爱好者。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