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390种鸟类

黑冠鳽

泉州市观鸟学会承接永春桃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永春桃溪国家湿地鸟类多样性监测调查”项目。

5月14日上午,监测员黄宝桐在3号样线东关湿地段进行日常巡护监测时,经过湖边的一片竹林,上空传来鸟儿惊动的声响,当即锁定目光追随它的身影。此时,黄宝桐老师发现这只与平时常见的鸟有所不同,便立刻拿起相机,在树枝空隙中勉强将它记录下来。后经监测组对比分析,确认此鸟为黑冠鳽的亚成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共发现记录到两只黑冠鳽,监测组成员推测,该鸟种将来可能会在该地进行繁殖。黑冠鳽为泉州市记录发现的新鸟种,正式录入“泉州市鸟类名录”,为第390种鸟类。

黑冠鳽是泉州市鸟类的第8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是今年新发现的第二只国保二级。我国目前鹈形目鹭科鸟类有9属26种,加上此次新记录的黑冠鳽,我市鹭科鸟类已达到18种,占全国鹭科69.23%。
黑冠鳽的出现,表明永春县桃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优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来此栖息。近年来,泉州市鸟类数量和种类持续增多,这绝不是单一因素影响的,而是泉州整个生态环境持续变好,为生态链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利基础,才能吸引到更多的鸟类。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的健全完善及宣传的深入普及,市民生态保护意识提高,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黑冠鳽(英文名:Malayan Night Heron,学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是鹈形目鹭科夜鳽属的鸟类。分布在亚洲南部、东部和东南亚,在中国分布较少,属于珍稀品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黑冠鳽体型略小(49厘米),其特征为嘴粗短而上嘴下弯。成鸟的冠羽黑色,上体栗褐色并多具黑色点斑,下体棕黄而具黑白色纵纹,颏白并具由黑色纵纹而成的中线。飞行时黑色的飞羽及白色翼尖有别于栗苇鳽。亚成鸟的上体深褐具白色点斑及皮黄色横斑,下体苍白具褐色点斑及横斑。

黑冠鳽多活动于山区林间的河川、溪涧水库边及竹林等处。性羞怯,夜行性,白天躲藏在浓密植丛或近地面处,夜晚在开阔地进食,受惊时飞至附近树上。

黑冠鳽的主要食物是鱼、虾及蛙类。育雏前期食量较少,食物种类为鱼、虾;育雏中、后期食物种类除鱼、虾之外,还有较多的两栖类及水生昆虫。

来源: 泉州市观鸟学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