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流或者湖泊的岸边浅水处,常常能看到一种长着像蜡烛一样的棒状花序植物。
这种植物的学名叫水烛,是香蒲科香蒲属水生或沼生多年草本植物,也叫蒲草、水蜡烛、狭叶香蒲、草蒲黄等。
它的雌花序,也就是蒲棒,状如蜡烛。如果将蒲棒蘸上油脂后点燃,可以像蜡烛一样照明,而它又生长在水中,由此得名水烛。
一根根咖啡色的蒲棒,像极了一根根挂在水烛丛里的火腿肠,十分“诱人”。
根状茎乳黄色、灰黄色,先端白色。地上茎直立,粗壮,叶片较长,叶鞘抱茎。雌雄同株,花序相距2.5-6.9厘米。
花果期在6-9月。雄花序轴具褐色扁柔毛,单出,叶状苞片,花后脱落;雌花通常比叶片宽,花后脱落。
雄花先开,在风力的作用下,黄色的雄花粉飘落至雌花上。然后雌花序便开始发育、膨大,长成蒲棒的样子。成熟后长成蒲绒,蒲绒携带着大量深褐色种子;当遇到风时,这些种子会像蒲公英那样随风飘散。
水烛的茎叶可作为编织材料,编蒲包,蒲席、蒲扇、蒲团、蒲垫等工艺品;花粉可作为中药材入药,被称为“蒲黄”,能消炎、止血、利尿。水烛本身也是非常适合作为非木材纤维制浆及造纸的原材料。
生于湖泊、河流、池塘浅水处,沼泽、沟渠亦常见,当水体干枯时可生于湿地及地表龟裂环境中。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新疆、江苏、湖北、云南、台湾等省区。
图文/淮河卫士霍岱珊、雅伦
整理 | 露尔
审核 | Ann
排版 | angel
来源: 中国绿发会